彩虹邨重建丨居民半信半疑「听过起码3、4次」 冀新邨保留「彩虹」特色

2023-11-06 18:19

彩虹邨重建在即,居民感不舍。
彩虹邨重建在即,居民感不舍。

消息指,房委会已选定重建有60年历史、逾7400个单位的彩虹邨,预计分期清拆。《星岛》记者今午(6日)到彩虹邨街访,不少居民反映多年前已听闻清拆重建的消息,但最后往往不了了之,对消息半信半疑。有居民表示,单位内部残旧,支持重建,但形容彩虹邨交通便利,冀将来在附近重新安置。亦曾在附近中学就读的市民表示不舍,称具特色的屋邨越来越少,冀新屋邨能保留「彩虹」的特色。

相关新闻:彩虹邨拟分期重建 招国伟:可建40层增单位量 邓家彪料重建10年内完成

《星岛》记者今午(6日)到彩虹邨街访。刘骏轩摄
《星岛》记者今午(6日)到彩虹邨街访。刘骏轩摄
有居民表示,单位内部残旧,支持重建,但形容彩虹邨交通便利,冀将来在附近重新安置。刘骏轩摄
有居民表示,单位内部残旧,支持重建,但形容彩虹邨交通便利,冀将来在附近重新安置。刘骏轩摄
亦曾在附近中学就读的市民表示不舍,称具特色的屋邨越来越少,冀新屋邨能保留「彩虹」的特色。刘骏轩摄
亦曾在附近中学就读的市民表示不舍,称具特色的屋邨越来越少,冀新屋邨能保留「彩虹」的特色。刘骏轩摄
不少居民反映多年前已听闻清拆重建的消息,但最后往往不了了之,对消息半信半疑。刘骏轩摄
不少居民反映多年前已听闻清拆重建的消息,但最后往往不了了之,对消息半信半疑。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黄女士: 多年前已听闻彩虹邨重建  但往往不了了之

彩虹邨30年住户黄女士支持重建,她形容彩虹邨交通方便,租金便宜,惟单位内部残旧,墙身、厨房、厕所常出现各类问题。她忆述,上月才找房署协助修补石屎剥落。她续指,多年前已听闻彩虹邨清拆重建的消息,但往往不了了之,故现在仍半信半疑。被问到会否不舍得一众邻里,她则冀当局在邻近集体安置彩虹邨住户。

下午邨内著名「打卡」位篮球场,有来打篮球的市民,也有人前来拍照。受访时正在打篮球的林先生表示,中学就读附近的圣公会圣本德中学,若屋邨重建消息属实,会感不舍。他形容,自己在彩虹邨的回忆尽管十分平淡,但该处可谓「概括咗6年中学生涯」,若突然消失,「会觉得少咗啲嘢」。

林先生亦说,现在新楼宇越建越高,一式一样,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感觉陌生;反而像彩虹邨般名副其实,色彩缤纷,具特色的屋邨越来越少。他希望新屋邨能保留这种鲜明的特色。

在彩虹邨经营士多店30年的刘太指,屋邨楼龄旧,支持重建,惟感到可惜及无奈。刘骏轩摄
在彩虹邨经营士多店30年的刘太指,屋邨楼龄旧,支持重建,惟感到可惜及无奈。刘骏轩摄
放假到球场消遣的林先生表示若突然消失,「会觉得少咗啲嘢」。刘骏轩摄
放假到球场消遣的林先生表示若突然消失,「会觉得少咗啲嘢」。刘骏轩摄
来自台湾的游客蔡先生事前不知彩虹邨重建消息,听后感可惜,因重建意味又减少一样具历史感的事物。刘骏轩摄
来自台湾的游客蔡先生事前不知彩虹邨重建消息,听后感可惜,因重建意味又减少一样具历史感的事物。刘骏轩摄
黄女士冀当局在邻近集体安置彩虹邨住户。刘骏轩摄
黄女士冀当局在邻近集体安置彩虹邨住户。刘骏轩摄
下午邨内著名「打卡」位篮球场,有来打篮球的市民,也有人前来拍照。刘骏轩摄
下午邨内著名「打卡」位篮球场,有来打篮球的市民,也有人前来拍照。刘骏轩摄

台湾游客 : 外墙色彩缤纷令人印象深刻 重建感可惜

来香港自由行6日的台湾游客蔡先生喜爱具历史及时代感的事物。他形容,它们将慢慢消逝,故前来了解,并拍照纪录。他续指,尽管来到彩虹邨后发现游客太多,但外墙色彩缤纷令他印象深刻。他补充,事前不知彩虹邨重建消息,听后感可惜,因重建意味又减少一样具历史感的事物。

在彩虹邨经营士多店30年的刘太指,屋邨楼龄旧,支持重建,惟感到可惜及无奈。她提到,多年来在士多店附近读书的小朋友,因常来光顾成为熟客,他们长大后偶尔回来与她叙旧。此外,也有不少游客到彩虹邨篮球场「打卡」,她就曾接触来自泰国、韩国及台湾的客人。

刘太又指,已听闻屋邨清拆重建消息「起码3、4次」,故至今不敢尽信重建消息。被问到若消息属实,是否可保留篮球场及背后的彩色外墙?她反问「成个屋邨咁大,唔通拆啲唔拆啲?」她又坦言:「佢拆我就退休。」

记者:萧博禧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刘骏轩摄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