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没政客味道的政纲

2022-04-30 08:02

特首候选人李家超公布政纲,最特别的地方,是没有一种「政客味」。

曾几何时,香港开始流行政治化装。政客的装化得愈来愈美,政治承诺愈来愈多,但「讲咗等如做咗」,好像从来不打算兑现承诺。

但李家超的政纲,讲化装的确不华丽,讲承诺也不见有太多。但满纸是具体工作方式,用不太漂亮的语言,讲述怎样解决问题,或者至少改善现况。

李家超的政纲提出四大纲领:一、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团结一致为民解困;二、精简程序多管齐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三、全面提升竞争实力,创造持续发展空间;四、同建关爱共融社会,增加青年上流机会。

看完政纲,有一个大方向,三个具体政策,令人印象甚深,相信亦反映了香港未来面对甚么挑战。

第一,来届政府有重成效,定指标的大方向。李家超表示要提升施政能力,为指定的工作定下目标,订立「关键绩效指标」。

这让我想起了港澳办夏宝龙主任在一个研讨会上的讲话,说希望特区政府每年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才能让市民感到幸福」。朝夏主任的思路去想,政府要干成「实事」,首先要定下想做什么实事,即定出目标,然后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政府需要解决达至目标过程中面对的各种困难。达成每月、每年的小目标,累积达成大目标,才能干出让市民看得见的实事。

例如李家超要就房屋问题在政府内设立两个小组——「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和「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而「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更要在新政府上任一百日内提出初步计划,这就有点办事的味道,而不是定出一个假大空的政治口号。

第二,设立应急「动员机制」。政纲提到的具体政策,比较新鲜的是要求新政府强化应急能力,增设「动员机制」,在危机出现时候,按应急行动需要,制定动员级别,并设立指挥部,平时进行培训,让应急队伍有充分准备。从二○一九年黑暴事件、到二○二○年开始的疫情,再加上国际局势风云幻变,各种黑天鹅事件不断成真,设立应急机制的确很有必要。正如过去一直有批评特区政府遇上大事都没有「心战室」或「作战室」去应对,新政府的「指挥部」,就有这种味道。

第三,「公屋提前上楼计画」是一个有新意的具体内容。在李家超早前落区的影片中,他就问过住劏房的市民,如果有些公屋已落成,但配套措施未必齐备,「你是否愿意提早半年或者一年上楼呢?」。从这些内容已反映出提早上楼计划,早在他的构思中。若「提前上楼」只是一个短期应急方法,成立两个小组,加快土地房屋供应,推进公营房屋生产,就是中期把房屋产量推前供应的中期行动。全面提速搞「北部都会」和「明日大屿」,就是增加长线供应的源头。

有熟悉房策的人士分析,二十年后,香港土地房屋应该不缺,但如何提速,将未来的供应移前,是最大的难题。

第四,解决跨代贫穷的「千人试验计划」。李家超提出解决跨代贫穷的「千人试验计划」,帮助一千名居住劏房的初中生。政府、企业及非政府组织一起合力,设计方案,具体帮扶。

有朋友问,一千人似乎少了一点,我就觉得做得好的话,相信政府会逐步扩大,关键是试验计划能否成功。劏房家庭小孩挤在一百尺中长大,学习环境极差,成绩难有突破,跨代贫穷似遗传病一代代传下去。若这一千个初中生得到更佳成长方式,有向上流机会,可以把计划急速扩大。这样比写下一个宏大的概念,来得更有效、更实质、更看得到。

总括而言,李家超这个无化装的政纲,不合政治发烧友的口味,即使讲国安教育的内容也不激动。但更似一个行动纲领,若能落实,或许是解决香港潜在问题的开端。

 

李彤

编者按:卢永雄先生因个人事务,请假个多月,期间由《巴士的报》总编辑李彤撰写《巴士的点评》。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专栏「巴士的点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