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宗 - 古人的水上交通|青史札记

2024-06-02 12:32

张玮宗 - 古人的水上交通|青史札记
张玮宗 - 古人的水上交通|青史札记

现代社会的交通相当便捷。飞机、高铁、巴士等交通工具令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原来,中国古代已经有不少交通工具,便利古人的日常生活。笔者将选取古代的水上交通作为例子,探讨学生可如何以水上交通工具作为切入点,认识中国历史。

屈原曾在《九章.涉江》提到:「乘舲船馀上沅兮」,意思是屈原乘搭有窗的船沿着沅水迎流而上。由于屈原是战国时代的人物,可以推断当时已有基本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实际上,春秋时代的古人也尝试通过水上交通工具作运输用途,例如协助运送粮食。到了战国初年,齐威王等人都曾派出船队出海远行。随着时间过去,中国的造船技术水平变得越来越高。由于唐代的国际交流相当频繁,对于船只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沿海地区如登州、扬州、福州、广州、泉州等,都是当时建造航海船只的主要地点。到了宋代,由于丝绸和陶瓷的贸易越来越蓬勃,不少由中国制造的陶瓷通过水上交通工具运送到不同地方。中国的水上交通发展历史实在是非常丰富!

那么学生能如何通过认识中国的海上交通发展历史,培养对学习中国历史的兴趣?教师可配合不同类型的历史或教学材料,例如隋代五牙舰的模型、清代江南机器制造局制船的图片等,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可以掌握不同历史材料的特点和重要性,例如历史图片能如何有助历史学者研习历史,如何通过观察文字材料、历史图片等方式学习历史。

再者,也可以通过认识水上交通工具的历史由来,培养学生对于认识历史的好奇心。例如,当学生认识到古人如何利用船只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便会思考船只从何而来,继而会认识到中国造船业的历史。学生或会进一步思考那些船只如何航行到不同地方?船只上有没有一些用于导航的设备?这些延伸的思考能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在有助推动中国历史的学与教。


张玮宗
作者为青年史学家年奖2019得主,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组委员,香港大学文学院毕业生(一级荣誉)。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4年5月31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

周正贤 - 趣谈法与史|青史札记

张玮宗 - 棋盘上的中国历史与文化|青史札记

周正贤 - 交流相长|青史札记

张玮宗 - 书法中的历史元素|青史札记

张玮宗 - 玲珑剔透万般好|青史札记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