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汉权 - 以司徒美堂为例 看华侨奋斗与中国现代化关系|根本月报

2023-09-11 17:00

所谓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向更先进、更完善、更美好的生活方式转型的过程,这种转型代表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制度的完善,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在近代,中国经历一系列的内外困境,人民一直寻找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各种救国方案陆续出现,但都以失败告终。这些尝试当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本质,也未能让人民摆脱苦难。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日益衰弱,华侨在境外的处境极度不稳定,所以逼切希望祖国强盛。

在这样的黑暗日子里,华侨摸索着寻找出路,积极组织革命团体,其实力不容小觑。1894年11月,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成立兴中会,首批入会的20多人都是华侨。1905年8月,兴中会与光复会、华兴会等合并为同盟会,分支亦在欧洲、美洲、南洋成立;1910年,美国西部就有15个分会。华侨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动员同胞支持革命,向国际社会解释革命的意义,给革命注入新的思想,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提供宝贵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孙中山就曾说道︰「华侨为革命之母」,华侨除了是辛亥革命的倡导者、支持者,亦是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奠基者。这里,笔者想举鲜为人知的司徒美堂(下图)为例。

司徒美堂
司徒美堂


司徒美堂生平

司徒美堂1868年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市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2岁到美国谋生,在唐人街一间餐馆做杂工。今日与当年,美国种族歧视依然。在那个排华的时代,华侨经常遭到美国暴徒的袭扰,这些人稍有不顺就动手打人、砸抢店堂。司徒美堂常路见不平强出头,还因此吃了官司。排华、种族歧视,使司徒美堂身居他乡,却心系祖国,痛恨腐朽的清朝。17岁加入洪门「致公堂」,在华侨社会中进行反对满清的活动。1894年,他在致公堂内组织「安良工商会」,简称「安良堂」,以「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为号召,并逐渐壮大势力,先后担任安良堂的总理达40馀年之久。安良堂在美国华侨中有相当的群众基础,于举办华侨互助互济事业、支持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而司徒美堂自己也在积极参与安良堂的活动中,从一名杂工逐渐成长为爱国华侨领袖。


资助革命及抗战募捐

1904年,孙中山到美国向华侨宣传革命,受到致公堂的热烈欢迎。他要求洪门兄弟在「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大目标下团结起来,增添反清的革命色彩。至黄花岗起义,国内同盟会电告孙中山,急需一笔巨款。司徒美堂得知后,打算发动捐款,但在短期内无法筹足,于是建议:将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维多利亚三处的4幢致公堂大楼典押出去。这个意见为洪门兄弟采纳,典押款项很快就汇回国内。

历史镜头转向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司徒美堂与旅美爱国进步人士共同发起组织「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在成立宣言中,号召华侨「毁家纾难」,「一致团结,出财出力来援助祖国抗战」。

该组织的任务是对整个华侨社会进行总动员,监督和协调一切爱国活动,特别是筹款和宣传活动。纽约市区每月参加各种救国活动的华侨达30000多人次,使得纽约华侨抗日救国活动进一步高涨,有力地带动全美国乃至整个美洲华侨社会。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美洲华侨开展抗日救国活动长达14年。据统计,在此期间美洲华侨为祖国捐款总额达6900多万美元,其中美国华侨捐款5600万美元,仅纽约「筹饷总会」募捐即达1400万美元。

「筹饷总会」还与宋庆龄在香港领导的「保卫中国大同盟」进行秘密联系,将美洲华侨的部分捐款资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当时美洲华侨仅约20万人,经济实力有限,仍汇回巨额款项,有力支援祖国的抗战。司徒美堂成为美洲华侨抗日救国活动的一位重要带头人,正如重庆《新华日报》的评价:「抗战以来,他领导旅美侨胞作热烈捐献活动,成绩斐然。」1949年,司徒美堂定居北京。(上右图是位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内的司徒美堂之墓。)

华侨文化究竟与中国现代化关系有多大?历史在这里沉思!


文:香港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文学硕士课程同学会会长何汉权

本栏为香港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文学硕士课程同学会与《星岛日报》教育版联合出版。对原文有兴趣的读者可到港大中国历史研究文学硕士课程同学会网页下载:http://machsaa.googlepages.com

本栏欢迎院校学者投稿,分享个人学术见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为限,查询及投稿请电邮︰[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9月11日教育版专栏「大学之道」


延伸阅读:

周正伟 - 取诸社会用诸社会——胡文虎与万金油花园|根本月报

邝明威 - 读范仲淹的《道服赞》|根本月报

林皓贤 - 沙田车公传说小考|根本月报

马冠尧 - 1924年香港向世界展示的广告|根本月报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