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李志雄 - 内地学生怎样读中国历史(上)|学友智库

2023-06-06 15:43

香港社会对于如何教授中国历史一直讨论激烈。内地去年刚刚完成了大约是10年一次的义务教育(即小学至初中)课程标准更新,《历史》科亦引进了新的改革。对于如何能够更有效地教授中国历史,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内地的做法。

内地小学不设历史科,过去综合于《品德与社会》。2016年起则纳入新设的《道德与法治》内,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道德与法治》教材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等主题内容,并设置「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小学通过传统节日和传统礼仪,初中在不同类型活动,感受自身成长与中华文化的关系。通过升国旗、唱国歌、近现代中国历史人物、社会发展成就等史实,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法治教育方面有机融入法治知识,注重培养法治意识,把小学六年级上册和中二下册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以加强宪法内容等系统性学习,其他年级教材均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确保法治教育贯穿始终。

内地中学只设一科《历史》,大多数地方都是初中必修的,亦有部分地方将《历史》与《地理》综合于《历史与社会》科之内。中国历史部分设于中一及中二,中三的学生则修读世界历史。到了高中,所有学生都必修两年《历史》、《地理》与其他科学科目,但高考时可以选修,一般以文科生选考《历史》为主。

高中的《历史》必修课分为3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科技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共占108学时;选修课分为6个模块,分别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电邮:[email protected]


李浩然为学友社主席、立法会议员、课程发展议会价值观教育常务委员会主席;李志雄为前教育局课程发展处总课程发展主任(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

彭乐谦 - 个体自学年代 装备遥距学习教练能力|学友智库

彭乐谦 - 教学的「自助餐」与「套餐」|学友智库

高晓君 - 跨学科协作 制造新鲜感|学友智库

梁丽婵 - 「湾区人」龙的主题规划|学友智库

梁国成 - 从梦启航|学友智库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