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筠媛 - 让追星成为拉近亲子距离的契机|家长教室

2023-05-09 16:28

在刚过去的周末,本来已熙来攘往的铜锣湾闹市变得更为挤拥,一众歌迷为庆祝偶像生日而齐集在铜锣湾,他们或「举机拍照」,或兴奋雀跃地观看大厦外墙上的广告牌,甚至静候印有偶像外貌的电车经过……

最近香港乐坛发展蓬勃,不少新星随之崛起,而他们也可能会是我们子女的追捧偶像。现在「追星」,已不再单纯地「举牌」、「追车」,还可能会用心制作「应援物」,甚至以偶像名义发起慈善行动,以不同方式支持偶像。

有时候,孩子不愿跟我们分享自己「追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我们不是与他们在同一个年代长大,所以不会充分明白他们的嗜好和想法。因此,我们不应故步自封,不妨多从网络上了解子女的偶像和其他感兴趣的事物,让孩子知道我们愿意进入他们的世界,更容易与他们制造话题。

此外,我们也可以开放的心支持他们「追星」。当我们还是年轻人的时候,我们也会有喜欢的偶像和感兴趣的事物;同样地,子女有他们喜欢的艺人也是正常不过的事。

在没有影响学习、财政、社交等状况下,而子女亦有一定的成熟程度,我们也可尝试放手让他们「追星」,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不过,如子女因「追星」而引致负面影响,如经常睡眠不足、成绩大幅倒退,我们便应多加提醒,并向他们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会觉得我们唠叨,也许是因为我们顾着说教,不是用「他们的语言」与他们沟通。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偶像的良好质素,如勤奋工作、孜孜不倦地学习、勇于创新等,我们可藉此作为例子,鼓励孩子进步。这样的沟通方法,会较枯燥乏味的说教有趣,同时与孩子拉近距离。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綫: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黄筠媛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黄筠媛姑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5月9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延伸阅读:

文廸 - 开心学习法|家长教室

郑芷琪 - 先处理心情 后处理事情|家长教室

凌婉君 - 你「识」向孩子表达爱?|家长教室

凌婉君 - 小孩也能养宠物|家长教室

文廸 - 十万个为甚么|家长教室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