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禧 - 从财政预算案想起丨卓言絮语

2023-03-02 16:04

财政司司长宣读新一年度《财政预算案》以后,社会上流传不少「懒人包」,图文并茂地介绍新的《预算案》内容。很可惜,不少报道和讨论,都只聚焦于「派糖」和「少甜」等狭窄角度。

十分高兴的是,May姐主持的周日电台节目《政好星期天》,请来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讲《预算案》如何巩固和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大湾区融通的计画和措施。大众化电台这样做,实在值得大大点赞。

许正宇说,随着国家经济增长,国际投资者踊跃通过香港与内地的互联互通制度进行投资,使香港的核心竞争力更强。他指香港与内地经济发展唇齿相依,国家不但通过香港「吸水」,吸引资金流入,加速经济发展,也因为经济发展了,有钱投资海外「放水」,内地资金经香港安全稳健地投资国际,香港成为双循环下国家融资基地。

虽然许在节目中讲了很多比较专业和技术性的内容,但以上的说法十分通俗易懂,一般学生和市民都会听得明,年轻人可以很具体地了解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甚么一回事,跟个人前途和生涯规划有甚么关系。

新的《预算案》,以「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开拓新局面」为主轴,当中有不少「制糖」或「造血」的篇章,远超短视的「派糖」视角,值得向年轻人介绍,让他们感受热度和感到希望。简单数来,金融以外,还有旅游和会展、数码经济、创新科技、航空枢纽、航运、贸易、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知识产权贸易、文化艺术,以及渔农业等,真的是琳琅满目,年轻人抓住机会在其中一个领域发展,甚至游走于不同领域,做其斜杠族,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当然,对年轻人的挑战,永远是「准备好了没有」的问题。香港是一个全开放型的经济体,人才进来了,竞争也大了。究竟是一个滑浪者还是被巨浪淹没者,就在这一綫之差。

电邮:[email protected]


陈卓禧
作者为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及港专学院校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20年。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3月2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陈卓禧 -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坏」人?丨卓言絮语

卓言絮语丨ChatGPT对老师的坏处

卓言絮语丨抢人才须有大格局

卓言絮语丨入场券与弹板

卓言絮语丨教育体系的都江堰工程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