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会堂60年|吕大乐︰香港文化基建里程碑
2023-02-27 12:44
香港大会堂于1962年启用,是在战后香港百废待兴的背景下诞生,是当时文艺青年不可多得的聚脚地。负责主编《市民的大会堂》的香港教育大学香港社会研究讲座教授吕大乐表示,大会堂的落成确实是香港文化基础建设的里程碑。
吕大乐在书中〈序言〉提到,1962年大会堂启用之前,要在香港举办文艺活动基本上找不到正式、专门的场地。早期艺术家会租借酒店大堂或坊间私人拥有的空间展览作品,「至于一些表演艺术,则借用香港大学陆佑堂、中学的礼堂,又或者戏院举办演出。当时香港文化场地之短缺,可想而知。」
先有地方,然后才能聚集人群,场地和空间是文化推广的基础。吕大乐引述1949年香港《年鉴》亦指出这个「文化问题」,因此,香港大会堂作为文化基建,便承担起当时香港文化发展最急欲解决的场地问题。不过要提升香港的文艺氛围,将香港的文化艺术普及化,甚至传承至每一代青年人,并不是单单拥有硬件设施就可以成功。
「1元座票」推广艺术
首任大会堂副经理陈达文在书中曾提到,大会堂启用初期,进出场地的人士,都是「男士穿起西装、结领带,女士则穿起端装的旗袍,全是中年人,没有年轻人。」他又提到当时门票价格为10元,约相当于现时的200多元,并非普罗大众能轻易负担的日常活动。可见,虽然有了聚脚地,但要普及艺术必须有政策配合。
1962年大会堂开幕礼当日,时任港督栢立基就清楚说明了大会堂的定位是「全市之社交及文化活动中心」,于是大会堂早期便着手把艺术普及化,其中一项关键措施就是「1元座票」。
大会堂逢星期日举办的「普及音乐会」,都会降低入场门槛,以低至1元的票价,让一般大众乐于参与文化活动。
书中引述当时《华侨日报》的报道:「由于票价低廉,节目丰富,获得广大市民及学生热烈欢迎。」「诚为大会堂首次真正平民化之演出。」因为首两场公开演出全部爆满,第三场更须改于较大的音乐厅演出,容纳更多观众。这项措施既惠及普罗大众,令更多人接触文艺活动,同时让本地艺术家得到更多演出机会,提升水平,达致双赢的局面。
大会堂其后分别于1975年及1978年进行观众调查,两次的结果均显示入场观众群中,8成人次属于年轻人(29岁以下),真正培养出香港第一代文青,推动了本土文艺发展。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