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场|香港各大学的国际化

2023-01-31 12:41

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2023年全球最国际化大学排名,香港有5所大学上榜,其中4所更打入前10。港大排名第1,城大排第4,科大排第5,理大排第6,中大排第17。从学术研究与实质对社会、对国家,更重要的是对普罗广大的学生来说,都是以下的几句评论,排名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尽信。 

这回主题是「大学的国际化」,按调查机构解释,因着该校收生的国际化、用英语授课、聘用教师的国际化等各项比率,当是愈高愈好;以及有无实质的远景,向更国际化迈进,这些综合的结果,作为排名的指标。

香港作为国际城市,各大学走「泰晤士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标准,当有其重要性。但一连串的问题,领着公帑办学的各大学,必须同时要面对,除了英语是国际语言之外,德、俄、法乃至中文在全球使用的比率如何?国际上的重要性有吗?本土博士毕业的,理论上及实质了解本土大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为掌握,而「本博」毕业生的研究实力,从来不弱,较之留洋的,各有优劣,但这些本土博士生能在香港各大学找到教席吗?所有学系都有这种现象,一把英美「国际化」的标尺,仿似就量出香港各大学的成就,据闻就连中国历史的科系,都要以英语授课为尚,可谓一句「国际化」功成,就能成就大学生的全面学习,大学的收生与学能地位就万事通,国际化的良性循环是用之不尽的了。

但从教育现场看,崇高的大学办学理念如「明德格物」、「敬业乐群」、「开物成务,励学利民」、「博文约礼」等,通过国际化又能实践多少?抑或是束之高阁?而国际化对培育普罗大学生爱乡土、爱国家,又能产生多大的新生力量?抑或这又与国际化排名无关,毋须深究?

一年容易,THE排名刚公布,香港各大学又会沿着这个排名标准努力准备,又诚心祝祷,等待主办排名的机构,发出下一次的成绩表。


何汉权
作者为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长期关注学生全人成长及教学专业发展课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1月31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教育现场|路漫漫其修远兮

教育现场|「情与义」的教育

教育现场|从国民教育角度看释法

教育现场|借镜的人

教育现场|南京大屠杀85周年悼念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