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中乐道|培养语文能力 丰富学习体验

2022-10-03 12:33

在语文教学中,「读写听说」是四种基本能力。如果把「读」、「听」看成资讯输入,那么「写」和「说」则是资讯的综合输出。没有输入,输出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输出,输入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有规律地学习「知识」,建立起知识库,并以这些知识库为凭藉,丰富学生思维的源泉。

教师宜抓住课堂中「学」与「教」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思维。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双边活动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创设机会激发学生学会思考,养成良好的多思善想的习惯。其次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思维,从正向、平面到异向、立体,从形象到抽象进行思维。

如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应多问学生,文章说甚么、如何说、说得怎么样……也可采用「五步法」进行自读,即一问「写甚么」,二问「怎样写」,三问「为甚么」,四问「有何特点」,五问「有何感想」。这样层层递进阅读,使学生不仅从内容、结构、思想等方面把握了文章,而且推动了学生的思维由感性认识形象思维向理性认识抽象思维发展,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学会了怎样思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者动情,学者动容」,这样师生会感情融洽地把学习当成乐事,从而推动学生思维的扩展或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诱导」方式,把学生引人思维的境地,形成「教师循循善诱于前,学a生孜孜以求于后」的局面。

让我们通过拓宽学生知识,抓住课堂「学」与「教」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语文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李镜品
本栏由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校长撰写;本文作者是佛教黄允畋中学校长、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嘉许状得主。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10月3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津中乐道|全情投入

自校手记|牵手与拥抱

津中乐道|重学历也重经历

津中乐道|爱心电话

津中乐道|运筹未来,始于今天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