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天主教圣母圣心小学 减废惜水保护地球

2021-12-23 09:00

环保教育要加入创意,才能成功吸引小朋友参与。天主教圣母圣心小学由减废及惜水入手,让学生自行研制滤水器及利用厨馀来种植等活动,身体力行从生活层面实践环保减碳。他们亦走入社区清理垃圾,将环保讯息带入社区,学校因而获得中电「绿优校园」认证,并赢得「最优秀表现奖」铜奖。

在香港,乾净的水资源随手可得。为让学生了解珍惜用水的重要性,该校常识科刘依明老师便鼓励学生利用沙石、胶樽等物料自行研制滤水器。过程中老师只会从旁观察,让学生自行探索各种物料的特性,从中了解过滤原理。


自制滤水器 珍惜用水

两位小五学生莫杰鏮和李旻昊指过程很好玩,他们要经过多番尝试才能成功过滤泥水,令他们明白洁净的水资源得来不易,学会节约用水。「当看到混浊的泥水经自己设计的滤水器过滤后,变成清澈的水,很有成功感。」刘老师表示过程中学生不但勇于尝试,也看到他们互相合作,建立团体精神。

校长刘敏怡指学校会透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明白他们的行为对保护地球是多么重要,例如举办生物多样性社区街坊活动,认识生物多样性并不局限在郊外,只要有良好的巿区绿化管理,便可为不同物种提供适合栖息的生态环境。「我们希望学生了解到人和自然有紧密的联系,巿区会是巿民与自然生态的共享空间。」老师也会带领学生到附近社区清理垃圾,让学生身体力行去保护环境,从而爱惜地球。

校园设有农圃供学生利用厨馀制成的有机肥料种植蔬菜。
校园设有农圃供学生利用厨馀制成的有机肥料种植蔬菜。

 

同学认为制作滤水器的过程很有趣也很好玩,亦明白食水得来不易,会呼吁家人朋友节约用水。
同学认为制作滤水器的过程很有趣也很好玩,亦明白食水得来不易,会呼吁家人朋友节约用水。


化身环保小园丁 利用厨馀种植

疫情前,学生在校享用午膳,难免有厨馀问题。老师于是举办惜食活动,实践绿色饮食文化,减少浪费食物,回收厨馀,循环再造成有机肥料,用于校内园圃,绿化校园。

学生吴天予亲手利用厨馀制成的肥料于学校农圃种植蔬菜,包括节瓜、生菜、大白菜等,收成后更将蔬菜带回家,与家人一同分享,十分有满足感。「自己有份种植蔬菜,令我明白要珍惜食物,不可浪费。出外用餐时,我都会将剩食外带回家。」疫情下,即使不能在校午膳,亦无阻一班学生的热诚,他们收集家中厨馀,带回学校回收,再造成有机肥料,继续为环保出力。

 


绿优校园知多少

中电绿优校园计划为小学生而设,于二〇一九/二〇至二〇二〇/二一学年与天主教教育事务处合作,让十六间天主教教区小学近一万一千名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及工作坊,学习如何实践绿色生活,为应对气候变化出力。疫情期间,中电与计划合作夥伴将讲座及工作坊转为网上形式进行,使学生仍可学习环保知识;计划同时整合及提供网上学习教材,协助老师进行网课。

(特辑)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