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医疗科技平台 研粪便细菌治肠病

2021-12-14 11:50

「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收集细菌样本,研究肠道疾病治疗技术,陈家亮指有些细菌,可用作治疗自闭症、肥胖、糖尿病等。 叶伟豪摄
「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收集细菌样本,研究肠道疾病治疗技术,陈家亮指有些细菌,可用作治疗自闭症、肥胖、糖尿病等。 叶伟豪摄

医疗健康对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相关技术研发需求殷切,中文大学在「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设立多个专注医疗科技的研究中心,以研发创新临牀医疗技术,医学院院长陈家亮主理的「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研发治疗人类肠道疾病的技术,通过提取人体粪便样本,制造治疗多种大肠疾病的细菌;由知名学者卢煜明牵头的「创新诊断科技中心」,则研究基因排序技术,可用于产前检测及癌症诊断。记者 杨璨珉

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
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

中大三个进驻「Health@InnoHK」研究中心,主要研发多项创新医疗科技,以治疗复杂及危疾,昨开放予传媒参观。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担任主任的「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研究治疗人类肠道疾病的技术,他表示研究团队会先收集人体粪便,从中筛选出健康样本,提取出其中好与坏的肠道细菌,作进一步研究,「例如我们发现自闭症小孩的肠道会有导致肠道成长缓慢的细菌,通过检测儿童体内细菌,可以判断儿童患上自闭症的风险。」


模拟人体「厌氧台」

陈家亮指,另一研究项目是针对引发患者肠道出血、腹泻等症状的「难辨梭菌」,常见的肠道感染死亡率达三成,七成患者康复亦会复发,团队发现健康粪便提取的良好细菌,可用作治疗,透过内窥镜把提炼过的健康粪便样本,移植到病人肠道内,「经过临牀实验,逾九成患者完全康复,我们已将这技术投放到实际应用,明年会与医院管理局辖下多所医院合作,协助他们治疗难辨梭菌患者。」他指中心未来将研发装有良好细菌的胶囊,治疗肥胖、糖尿病等不同疾病。

中心亦配备多种支援研究的仪器设施,包括能模拟健康人体肠道无氧环境的「厌氧工作台」,可分离及培养用于诊断治疗的新细菌;中心还设有专用实验室,用老鼠来做细菌实验,研究员指,中心可容纳最多二千五百只老鼠,并可于一小时清洁消毒六百个老鼠笼的仪器,确保环境乾净,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至于主要研究崭新的诊断技术,用以及早预防疾病的「创新诊断科技中心」,由中大医学院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有「无创产前检测之父」之称的学者卢煜明主理,他指中心现时具备数种基因排序及检测仪器,耗资四百万至一千万元不等,「我们主要运用仪器检测血液中的基因排序,主要用于检测孕妇产前疾病,如妊娠毒血病,以及可检测是否患有鼻咽癌,准确度可高达九成七。」

卢煜明指,「创新诊断科技中心」主要研发产前及癌症检测诊断技术,有助于患者及早预防。 叶伟豪摄
卢煜明指,「创新诊断科技中心」主要研发产前及癌症检测诊断技术,有助于患者及早预防。 叶伟豪摄


拟拓展大湾区巿场

中大副校长岑美霞认为,未来创科界以医疗科技为重心,将占本港经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期望透过研究中心培养专才,投入到未来医疗科技行业,「我们下一步打算把中心的市场开拓到大湾区,后期目标是内地其他地方,甚至全球,希望政府放宽限制,打通人才流、资金流及数据流。」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