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高效异相催化剂 港大教授夺裘槎奖

2021-12-09 17:10

何健研发的异相金属有机催化剂,有助于制药,既可降低成本,亦能使药物纯度更高,有机会问鼎诺贝尔化学奖。蔡健行摄
何健研发的异相金属有机催化剂,有助于制药,既可降低成本,亦能使药物纯度更高,有机会问鼎诺贝尔化学奖。蔡健行摄

现时催化剂仍然遇到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香港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何健,与团队研发异相金属有机催化剂,相对现时催化剂更高效率、成本更低,造成的环境污染亦更少,用量可减少至现时催化剂的百分之一,获裘槎基金会颁发前瞻科研大奖。何健表示,将会与内地药厂合作,利用新技术减低制药成本,并有信心未来十年问鼎诺贝尔化学奖。记者 蔡健行

 

何健(右)与理工大学梁敬池(左),昨获颁今届裘槎前瞻科研大奖。 港大提供
何健(右)与理工大学梁敬池(左),昨获颁今届裘槎前瞻科研大奖。 港大提供

 

何健与团队研发的异相金属催化剂,采用有机、无机和材料化学三个化学范畴的技术,有别于过往只以单一化学范畴研发。他表示,前人已在各项化学范畴的催化剂研究上取得成就,更有多届诺贝尔化学奖都表扬研究催化剂的化学家,如果仍然埋首于以单一技术研发催化剂,等同于「大家都站在独木桥上,那就会相互竞争、相互打压」,故决定跳出原本研究的纯有机合成,转为研究结合三个化学范畴研发催化剂。

新的催化剂以人工合成技术制造有机连接体,并以有机连接体将金属接点,形成催化剂的载体。何健表示,新催化剂解决以往部分催化剂出现的问题,包括成本高、稳定性低,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他解释,过往催化剂使用的金属,价格比黄金高十至百倍,一旦流出更会造成污染。而新催化剂可以铜作为金属接点的材料,价格较低,有助减低成本,亦可循环回收再用。

 

成本降低 污染更少

工业一直惯用均相催化剂协助生产,催化剂会与原材料融合,而异相催化剂不会溶解在溶液中,可黏附在机器的管道上,生产的原材料在流过管道时,便可与催化剂产生反应。相比均相催化剂,异相催化剂可以省却从溶液中提取制成品的步骤,除减省成本,亦能提高产品纯度。催化剂的用量可减至目前的百分之一,甚至更低。

何健预计两个月后将会完成相关论文,至于实际应用仍然与内地三家药厂洽谈中,预计在明年六月可以产业化。新催化剂将可减低制药成本,并提高药品的纯度。目前何健正与港大洽谈申请专利,并与广东省政府商讨研究基金。

 

内地药厂料明年投产

何健凭新催化剂,成为今届裘槎前瞻科研大奖得主之一,获五百万元研究资助。出生于内地的何健,一一年本科毕业后到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攻读化学博士学位,一九年加入港大担任化学系助理教授。加入港大两年后就凭研究取得裘槎奖项,何健谦称只是运气好,又表示有赖高质素的研究团队,研究才得以顺利进行,感谢港大为他提供三年的研究经费,未来将继续研发新型非均相催化剂。

他续指,研究新催化剂的费用相当高昂,尤其今次制成后要以同步加速器检测铜的成分,每份检测费用约人民币一万元,故将利用奖金支援鉴定支出及开展新研究项目。

 

奖金支援鉴定及开发

以往有多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凭着催化剂研究得奖。被问到有否信心可问鼎诺贝尔奖,何健说,「这个东西(新催化剂的结构)本身,我相信未来十年很有机会拿诺贝尔奖」。他又相信凭着优良的学术背景,加上「最优秀的研究」,囊括科研奖项将是毫无疑问。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