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天宫课堂」开讲! 耀中联同多间学校参与「天地互动」科学实验

2021-12-10 18:01

香港区约有300名香港师生参与是次活动
香港区约有300名香港师生参与是次活动

由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天宫课堂」昨日下午圆满举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及叶光富于12月9日化身太空教师,首次于「天宫」空间站向全国学生展开太空授课。在约一小时的授课中,「航天三雄」先后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耀中的学生代表更与其他学生一起,在会场内与航天员即场「天地互动」。

「天宫课堂」全程现场直播
「天宫课堂」全程现场直播

 

今次的太空授课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北京的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县、香港及澳门设四个分课堂,超过1,400名中小学生与航天员实时互动。其中在香港区约有300名香港师生参与,包括十位来自耀中国际学校的学生代表,当中约100名学生可与航天员天地同步进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等,亲身见证及对比相同实验在太空和地面操作的「天地差异」。

超过1,400名中小学生与航天员实时互动交流
超过1,400名中小学生与航天员实时互动交流

 

作为香港唯一一所被选中参与是次活动的国际学校,耀中不少学生对这项对意义重大的盛事满怀期待,各校区悉心安排,按天宫课堂的内容展开相关实验,并安排学生观看直播,透过别开生面方式加深学生对载人航天及科学实验的了解。

耀中学生代表温一然及汪善娜参与天宫课堂的同步实验,她们对有机会与身在太空的航天员进行交流与学习的经历十分难忘。天宫课堂让温一然感到非常震撼,她认为每次科学活动前的充分准备以及在活动期间向专业人士好奇发问的质量,最能让一众同学得益。

温一然与汪善娜参与天宫课堂的同步实验
温一然与汪善娜参与天宫课堂的同步实验

 

一然称:「我报考了清华大学的数理类科目,并希望未来能够在清华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中就读。这不仅仅是因为我的爱好,我也很期望将来能为祖国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一然又感激学校给予了她一个平台去创立数学社和天文社,并带领学弟学妹深入探讨课外的数学与科学知识,延展大家对科学的热爱。这正好吻合耀中「与科技结盟」的校训。

温一然正接受央视的采访
温一然正接受央视的采访

 

而来自德国的汪善娜,于耀中就读超过十年,受东西文化及双语教学的培育,能操流利的普通话,体现香港的多元文化,于现场更以普通话接受访问。她觉得「天宫课堂」的实验充满趣味。她赞扬耀中有很多与科学有关的项目,透过参与学校的多项实验,成功点燃她对科学的兴趣。善娜会鼓励其他同学到访科学馆等,以学习更多太空知识。

另一位学生代表张逸希一直关注中国空间站建设、航天员能在太空长时间逗留等消息,并认为这些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能让大众发掘更多未知。他曾代表耀中参与多项科学活动,包括于9月参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天宫展开「天地对话」,以及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于11月透过全息投影技术,在耀中校园主讲「红色火星的蓝色星球梦」讲座。他坚定地表示,三项盛事都是中国太空科技进步的象徵。
 

张逸希和来自德国的汪善娜正接受媒体采访
张逸希和来自德国的汪善娜正接受媒体采访

 

就读七年级杨竣凯表示:「我觉得这个活动是非常新奇有创意的,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们对科学探索和宇宙航空的兴趣和热情,并向我们展示太空的奥妙和科学的乐趣,以及在太空上做实验和生活与地球上有多么不同。这次活动让我对于科学的兴趣激增,尤其是物理学和宇宙学。」

陪同学生代表出席天宫课堂的香港耀中中学部华籍校长施燕红女士表示,学校希望通过各种活动持续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以及更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她表示:「学校各年级老师亦善用这个机会,在相关的项目学习上结合『天宫课堂』话题,与同学进行各种可行的实验,发掘科学的乐趣。」
 

施校长与参与本次地面课堂的耀中全体学生代表
施校长与参与本次地面课堂的耀中全体学生代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