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育儿|善用温柔提问 掌握亲子沟通之道

2021-12-20 11:30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大家常把「食生菜咁易」挂在嘴唇边,食生菜又是否真的这么容易呢?

小雅年幼时,面部肌肉发展未完整,觉得生菜不容易咀嚼。父母在吃晚饭时总爱问:「你为何不吃菜?」每次小雅听到这句说话,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愤怒、委屈、自己很没用、不被接纳等等。小雅也有尝试解释,但每当开口说:「因为……」便会被更重的语气再问一次:「我问你为何不吃菜?」

这令她觉得很失败,甚至思考世上是否只有她觉得吃生菜不易。父母语气较重的时候,她不但不想吃菜,甚至连晚餐也不想吃。生活如常,每天晚饭都总会有菜,「你为何不吃菜」这句说话烙印在小雅的心上,每次小雅听到这句说话,所有负面情绪都会涌上心头,一发不可收拾。直至小雅想到一句说话向父母作出回应,才解除心结,也改善了亲子关系。

在一个平凡的晚上,妈妈准备了一顿平凡的晚餐,枱上如常有一碟生菜。开饭不久,「你为何不吃菜」这句话打破了只有咀嚼声的局面。小雅有备而来,深呼吸一下,以有生以来最温柔的声音答:「我不是不吃菜,只是未吃而已?」随即从碟中夹上生菜,放到自己的碗中,再慢慢咀嚼。这次之后,父母起了两个变化:一、「你为何不吃菜」变了「你为何还未吃菜」;二、语气温柔了。

小雅反省后也明白了为何会有那些负面情绪。因为中文的语法上,没有时态(tenses),当父母说「你为何不吃菜」时,小雅误以为父母说她过去不吃菜、现在不吃菜、将来也不吃菜。当小雅想通了父母只不过想表达过去式,情绪便好多了。

我们走在育人的道路上,每当老师看到同学的习作或试卷上出错时,会否以不同的心态、不同的问句去取代「你为何不懂这答案」?温柔信任的提问,让学生明白自己不是过去、现在、将来也不懂,只是暂时未学懂。

盼望父母、老师、学生一起拥抱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事事正面回应。

梁以豪
本栏由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校长撰写;本文作者为保禄六世书院校长。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12月20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原文标题为〈发问的心态〉。

延伸阅读:

寄宿学校缓解社会问题 中学校长:寄望政府能优化寄宿服务

分析寄宿学校优点 青松中学校长蔡子良:让学生独立处理问题

津中乐道|一起为家 输入正向能量!

What is your superpower?

津中乐道|疫下全方位学习的变与不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