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青年史学家年奖得主 何汉权:青出于蓝
2021-12-21 12:22
由港大中史硕士同学会主办,国史教育中心(香港)统筹,并联同部分媒体合办的「香港青年史学家年奖」颁奖礼,轻步十载,上周六在港大举行。由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及港大校长张翔教授联合主礼,无疑,对于参与学校的师生及校长而言,是很大的鼓舞。
当天,三位青史家得奖者,分别发表得奖感言。首名发言的陈咏琛,曾就读高主教书院,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年级生。「记得小时候,父母经常带我参观博物馆,对我而言,香港历史博物馆恍似游乐园,是可以从早到晚『玩耍』的地方。随着年龄渐长,逐渐认识到这些『儿童玩伴』背后的历史意义,被他们深深吸引,决心研读历史。」咏琛又指出,学习的窍门就是「人贵知足,唯学不然」。另一得奖者梁俊轩,中学毕业于英华书院,现就读清华大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成为学者之路,必定过府冲州。而《习惯说》有云:「君子之学,贵乎慎始」,俊轩由此阐述自己的求学态度,并说明选读清华为历史研习的起点,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清华大学是国学大师陈寅恪曾任教之地,大师的足迹,向往之。
选择留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读书的王鑫淼同学,毕业于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在港大黄丽松讲堂现场发表演讲,「今时今日的社会忽略了历史的重要性,但我们似乎忘记了,现代社会的形成也是经历岁月洪流的冲刷。许多人喜欢说,读历史,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今天社会的基础,便是那历史的巨人。」鑫淼再补充:「历史变的根本在于人,读史不单单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研读的结果归纳出个所以然来。小则以修身,大则以治国,史册载的每一个人,他们曾经的言论、举措都显得举足轻重,使后世从中得益。」
历史的大方向在哪里?如何学习历史?历史的作用是甚么?意义又何在?三位青史家得奖者,言简意赅,娓娓道来,青灯习史,果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何汉权
作者为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长期关注学生全人成长及教学专业发展课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12月21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标题原为〈青出于蓝〉。
延伸阅读: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