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室|把自己还给自己
2021-09-28 10:45
每天,我们也会为孩子准备早餐、为工作冲刺、为家人打点生活上的一切小节,「全年无休」也许便是对我们的最佳形容词。不过,随着二○一八年「Me Time」这个单字正式收录进象徵「英语权威」的牛津辞典后,普罗大众便开始对这个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开始有意识地预留一些空档的时间,「试图」在工作及照顾孩子的空档中找一个喘息的空间,让自己放松过来。然而,身为家长,我们真的有把这段来得珍贵的「专属时间」留给自己吗?
不如,我们试试回想一下对上一次的「Me Time」,我们做了些甚么?明明在接送孩子上学后,打算逛逛商场,选购自己喜爱的商品,奖励一下平日辛勤的自己,但最后买回来的却是家庭用品,或是丈夫和孩子喜爱的东西;明明打开食谱想研究近期流行的菜式,但看着看着,总是会留意家人喜欢的菜式……这些画面是否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总是以为把握了很多时间留给自己,但只要细想一下,我们便发现即使伴侣和孩子不在身旁,但其实他们也占据着自己的思绪,最后「Me Time」没有「Me」,或是将原本最想照顾的自己放到最后端。
我们因着一份爱,也许会很享受为家人打点一切的时间,但当人长期处于「工作」或压力的状态,我们很快便会疲惫乏力,甚至影响本来的工作。根据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ve Theory),当人能静心下来,脑部的压力负荷便可以降低,能开始自行修复其认知系统,加强人的专注力及思考能力。因此,我们更需要照顾自己,才能以更好的状况照顾挚爱。
长周末将至,不如尝试「把自己还给自己」,在宁谧中听听自己的声音,感受一下自己的需要,哪怕只是花短短的半小时做自己爱的事情——因为先休息,才能走更远的路。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綫: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10时至晚上6时)
黄筠媛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黄筠媛姑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9月28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