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洛西访台是虚 拜登有求北京是实

针对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可能下月初访问台湾,总统拜登对此有保留,并放风十天内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佩洛西台湾之行消息至今未获官方证实,拜登此时煞有介事地介入,不排除是他在中东之行受挫后,自编自导自演一场外交风波,营造在自己干预后为台海紧张局势降温,制造外交成果,挽回面子。中国须坚守底綫,保持定力应对美国挑衅,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拜登前天从麻省返回华府时,就媒体报道佩洛西计画下月率团访台一事作出回应,指军方认为此时访台不是个好主意,并透露预计十天内与习近平通话,但对于两人将要讨论的议题却避而不谈。他这番话释出自己不赞成佩洛西访台,并会力求与习尽快对话的讯息。切香肠战术测试中国红綫事实上,佩洛

2022-07-22 00:00:00

内地GDP失速 救楼市等同救经济

内地上半年GDP增速锐减,正当外界认为要达致全年百分五点五增长有难度之际,总理李克强却暗示GDP增长目标并非铁板一块,不一定要「保五」。这反映内地在疫情反覆下,有需要对增长目标作出调整,尤其中共二十大今秋召开,聚焦于就业,确保经济和社会稳定。不过,单靠稳就业并不足够,当局须设法稳住楼市,防范烂尾楼危机扩大,引发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冲击经济。  李克强前天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视像对话会时表明,不会为了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预支未来,强调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最重要是稳就业、稳物价,只要就业比较充分,居民收入增加,物价平稳,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可以接受的。这番话释

2022-07-21 00:00:00

DSE并非一切 立定目标实践理想

中学文凭试(DSE)今天放榜,名人连日发起「一人一字」活动为应届考生打气,以纾缓其压力。毋庸置疑,今届考生所面对的压力较大,成绩优异的可升读心仪大学的学科,成绩处于边缘的应积极面对,可考虑透过联招以外途径继续升学,或进入社会开展职场生涯,放松心情迎接未来,立定目标,坚定前行,也能实现理想人生。  放榜前,有调查显示近半被访考生感到压力,因受疫情影响,过去三年都是在上网课,影响学习进度,加上今届DSE是在第五波疫情下举行,打乱应试准备,令很多人担心成绩不理想。为此,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发起「一人一字勉学生」活动,包括特首李家超在内的多位高官和名人积极响应,为考生送上祝福和鼓励。这项活动类似日本、

2022-07-20 00:00:00

速与专家统一思路 制定「贴地」防疫政策

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扩大抗疫专家顾问团队,希望他们能提供更科学为本的精准抗疫意见,以最低成本达致最大抗疫目标。可是,两名专家顾问却联同其他学者联署撰文,提出透过感染和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的「混合免疫」策略,与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的思路并不一致,令市民感到混乱。当局宜尽快与专家开会,就抗疫思路统一意见,并制定更清晰的抗疫路綫图,让市民知所适从。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在原有专家顾问团队基础上,再委任多三名专家,包括孔繁毅、刘泽星和刘宇隆,令专家小组人数增至六人。另一位专家顾问袁国勇日前与孔繁毅和港大两名学者在网上联署撰文,建议先与外国通关,并应趁夏天新冠病毒活跃程度较低,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让社区低度

2022-07-19 00:00:00

热浪肆虐 欧洲危机火上加油

香港今年夏天特别热,天文台预警未来一周持续酷热,内地亦出现大范围高温,至于全球发烧的重灾区首数则是西欧,英国已发出首个极端高温红色预警,西班牙和葡萄牙因热浪已有六百人死亡。酷热天气危害健康,更令欧洲深受困扰的能源和粮食危机加剧,可说是祸不单行。  香港天文台前天首次发出「高温天气持续」特别提示,提醒市民未来一周气温均超过摄氏三十三度,本周五至下周一最高气温更达三十五度。内地亦饱受高温之苦,中央气象台已连续十二天发布高温预警,多个城市录得超过四十四度的高温。科学家认为近几十年气候暖化,是全球热浪元凶,重灾区首数西欧,其热浪增加频率是美加等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三至四倍。加剧能源短缺及食品价格高涨

2022-07-18 00:00:00

欧罗跌不停 是政治问题非经济问题

欧罗兑美元汇价弱势毕呈,今年以来已下跌百分之十二,上周三更一度跌穿一欧罗兑一美元水平,创二十年新低,市场相信欧罗可能再跌一成,将低见一欧罗兑零点九美元。欧罗持续下跌,表面原因是美国急步加息遏通胀,欧洲央行则因担心引发债务危机和打击经济,迟迟未启动加息,然而导致欧洲陷入困境的最重要原因是俄乌战争,欧盟跟随美国大力制裁俄罗斯,加剧欧洲通胀高企和经济下沉。欧罗下跌是政治因素促成,故欧盟首务应是阻止俄乌战争长期化、敦促俄乌议和,才能解救欧洲通胀和经济,挽救欧罗汇价。  美欧都面对凶猛通胀,美国上月通胀率高见百分之九点一,创四十一年新高,欧罗区上月通胀率亦暴增百分之八点六。为遏抑通胀,美国联储局今年

2022-07-17 00:00:00

内地第二季经济滑坡 「保五」难度加大

内地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第二季GDP正增长,但增幅仅百分零点四。第二季GDP相信是内地经济全年压力最大、最困难的阶段,现在挺过,下半年有望反弹,但要达到全年百分五点五增长目标却极具难度,当局须有效控疫,避免一刀切重创经济,更要加大力度出台更多刺激经济政策,稳住消费者和投资信心,以及稳住楼市,才有机会「保五」。  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二季GDP,按年增长百分零点四,远逊预期百分一,上半年增长百分二点五,但考虑到三至四月间上海、长三角和多地爆疫,实施封城,主要经济指标深度下跌,在中央召开稳住经济大盘会议后,出台连串稳经济措施,才将急速下滑势头煞停,六月份已企稳回升,保住第二季正增长已极为不易。控

2022-07-16 00:00:00

善用上诉机制 处理「移民」不获消费券投诉

第二期电子消费券将于下月初发放,正当人人期待如何花费新一笔款项之际,近日有不少市民投诉莫名其妙地被取消资格,原因是曾以「永久性地离开香港」为由提早领取强积金权益,事实上他们已回流多年。引发今次风波,相信是当局仅以提早领取强积金作为厘订为不符资格人士的准则过于单一,又没查阅最新数据,结果犯了只求方便自己却不方便市民的错误。当局宜吸取教训,今后应善用跨部门数据核查,避免类似扰民事件重演。  连日来,愤愤不平的市民逼爆位于太子的电子消费券临时中心办事处,查询无缘无故被取消领取第二期消费券资格和提出上诉。有人不满已回流香港十年,每月都有供强积金,却因曾以永久性离港为由提早领取强积金而被取消资格;有

2022-07-15 00:00:00

拜登出访沙特 图一箭三雕解困局

美国总统拜登昨天抵达以色列,展开中东三国之旅,但重头戏却是访问沙特阿拉伯,外界聚焦他能否成功破冰,重置陷于低迷的美沙关系,并游说沙特增加石油产量,藉此压低油价来应对国内高通胀问题、扭转岌岌可危的中期选举选情,以及拉拢中东盟友应对俄罗斯和中国威胁。现实政治需要逼使拜登向沙特低头,令其锐意推行的人权外交受挫,但沙特有其政治盘算,令拜登中东之行要取得重大成果机会不大。拜登上台后奉行以价值观、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权外交,对于沙特皇储穆罕默德涉嫌在二〇一八年下令杀害异见记者卡舒吉甚为不满,切断对沙特的武器供应,放狠话指沙特是「贱民国家」及其领导层「毫无可取价值」,但现在却要打倒昨天的我,还要在出访前于媒体

2022-07-14 00:00:00

宜研「两地一检测」 减市民过关之苦

内地早前增加入境名额,令由香港入境深圳人数明显增加,深圳湾口岸连日出现长长人龙轮候核酸检测,港府随即决定推出配套措施改善情况。然而对市民来说,过关最痛苦莫过于是一地一检测,费时失事,当局应积极游说内地采取合作检测,一次放行的「两地一检测」,便利过关人士,毋须「撩完又撩」、左等右等检测结果。  深圳市政府本月初同意将网上预约「健康驿站房间」接受检疫的每天名额,由一千三百个增至二千个,并增设「人文关怀通关」名额五百个,即每日有二千五百个过关名额。深圳湾口岸每天早上有逾千人排队轮候做「特别核酸检测」,否则不能过关,结果人龙由室内排到室外,在炎炎夏日,不少市民都叫苦连天,大约排三小时才能采样,采样

2022-07-13 00:00:00

安心出行实名制 控疫之外望助通关

新一届政府履新后,在应对疫情反弹,所展现出的策略更加进取,除要求家居隔离人士须佩戴电子手环,更预告将推「安心出行」实名制,引入健康码,务求让防疫更精准化和更人性化。新措施要取得精准效果,当局除了做好相关配套外,更须加强解说,释除市民疑虑,愿意配合,以免错过控疫最佳时机。  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昨宣布,家居隔离人士由周五起须佩戴电子手环,确保他们不会离开寓所,而一旦「安心出行」实行实名制,其二维码在进入任何处所时便转为红码,进行家居健康监测的入境检疫者则会转为黄码,并限制两者出行范围,不得进入高危人群场所,如医院和院舍。加快红黄码编程与病毒竞赛  卢宠茂解释推出新防疫方案措施,皆因疫情反弹,

2022-07-12 00:00:00

小马可斯中美外交 视乎谁能助菲国转型

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就职不久,中美两国争相邀请他来访,积极拉拢的态势不言而喻,相信与其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有关。在中美拢络下,小马可斯暂时倾向采取平衡外交,甚至试图左右逢源,看看谁能帮助菲国经济尽快复原,并进行经济转型,助其打造未来几年政绩。  小马可斯六月三十日宣誓就职,中国派出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规格超出正常礼仪,而美国则由副总统贺锦丽夫婿任德龙率团赴会,情况犹如五月南韩总统尹锡悦就职典礼的翻版,任德龙更向小马可斯转交总统拜登邀其访美的邀请信。在小马可斯履新第六天,中国外长王毅率团到访,并转达国家主席习近平邀其访问北京的讯息,明显是用行动表达中方致力巩固双边关系。地缘价值增菲国谈判筹码  

2022-07-11 00:00:00

三权分立变对立 美国撕裂加剧

美国总统拜登前天紧急签署行政命令,要保障美国妇女获得堕胎和避孕的机会,他并狠批最高法院剥夺人民自主权。拜登的民主党政府与共和党把持的最高法院,近日陷入激斗,最高法院先后推翻宪法保障妇女堕胎权、放松枪管,并限制行政机构监管碳排放权力,民主党利用纽约州议会反击,拜登亦加入战团。美国行政、立法、司法的三权分立,原意是互相制衡,现却变成政党互相攻伐的战场,三权互拖后腿,阻挠施政,将加剧社会对立撕裂。  美国最高法院上月底在短短八天内,作出三个影响深远的重大裁决,包括其一,推翻近半个世纪以来宪法保障妇女堕胎权,估计全国将有一半州份禁止堕胎;二是在近日连串发生重大枪击案杀伤平民下,最高法院却推翻纽约州

2022-07-10 00:00:00

安倍遇刺影响选情 日政坛势加剧右倾化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昨晨在奈良县为党友助选,发表公开演说时,遭枪击身亡,举世震惊,这固然与战后日本暴力罪行率低有关,最令人费解的是凶手竟是海上自衞队前队员。虽然凶手行凶动机仍在调查中,但作为日本政坛「太上皇」的安倍突然毙命,相信会在政坛掀起右倾化风暴,执政自民党党内可能要洗牌,首相岸田文雄今后施政少了掣肘,有望走自己的政治经济路綫,但对华政策难有重大调整。  这是日本战后首次涉及首相级别官员遇刺的政治事件,六十二年前,时任首相的安倍外公岸信介,与美国签署修订美日安保条约,激起保守派人士不满,遭右翼青少年行刺受伤,岸信介内阁随后宣布总辞。其后半个世纪,日本偶尔有政客遇刺,大多是右翼团体所为。今

2022-07-09 00:00:00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