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第二季经济滑坡 「保五」难度加大

2022-07-16 00:00

内地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第二季GDP正增长,但增幅仅百分零点四。第二季GDP相信是内地经济全年压力最大、最困难的阶段,现在挺过,下半年有望反弹,但要达到全年百分五点五增长目标却极具难度,当局须有效控疫,避免一刀切重创经济,更要加大力度出台更多刺激经济政策,稳住消费者和投资信心,以及稳住楼市,才有机会「保五」。

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二季GDP,按年增长百分零点四,远逊预期百分一,上半年增长百分二点五,但考虑到三至四月间上海、长三角和多地爆疫,实施封城,主要经济指标深度下跌,在中央召开稳住经济大盘会议后,出台连串稳经济措施,才将急速下滑势头煞停,六月份已企稳回升,保住第二季正增长已极为不易。
控疫稳经济须兼顾勿一刀切

尽管经济回稳,但以上半年低速增长作基础,除非下半年出现强劲增长,否则要达到全年百分五点五增长是重大挑战,因内地经济面临三大不确定性。首先,全球经济出现滞胀风险正在增加,外需偏弱,海外亦逐步恢复生产,令内地出口增长承受放缓压力。其次,疫情在多地零星出现,假若再出现大规模封城,人流、物流不畅,势将减弱投资和消费意欲,阻碍经济复苏步伐。

此外,近年楼市调控令楼价下跌,疫下防疫趋严,影响新楼销售渠道,叠加部分房企出现债务危机,资金链断裂,楼盘停工,民众忧新楼无法如期交付,最近五十二个城市、约百个停工楼盘,已出现业主集体拒绝向银行偿还房贷。一旦烂尾楼盘涌现,随时牵连内地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连同内房的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建筑、装修、家具及电器消费等行业,房地产业对中国GDP贡献达两成,若民众对买楼缺乏信心,牵一发动全身,会波及多个行业。

在如此环境下,内地想「保五」,下半年经济增长至少要有百分八点五,挑战相当大。面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再出现本土疫情,总理李克强要求东南沿海五省市领导在防控疫情时,「防止单打一、简单化、避免一刀切、层层加码」,须高效统筹控疫和经济发展,两者兼顾,在精准防疫时亦要抓住经济恢复窗口,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轨。如何精准控疫非易事,须因应当地实际情况,不能动辄一刀切封城,以免再重创经济。

当局同时须加大力度谷基建来刺激经济,在上半年消费和楼市低迷下,大型基建投资肩负起支撑经济作用,相信下半年继续担起稳经济的动力。外媒报道,中国政府准备好投放七万二千亿元人民币资金在基建,如交通网络、流动网络和数据中心、水利工程等,政策重心明显由控制债务转为稳经济,希望可拉动GDP二至三点七个百分点。

当局亦要设法尽快稳住楼市,才能提振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烂尾楼涌现,根本问题是房企缺钱,而引致房企资金链收紧甚或断裂、信用风险上升的根源是限制房企的「三条红綫」政策,即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七成、净负债率不得大于百分一百、现金短债比不得少于一倍。专家建议,当局应调整「三条红綫」,让房企能取得融资复工,业主便会恢复供款,从而恢复民众买楼信心,有助稳住楼房产业链健康发展,亦保住相关从业员的饭碗。
谷基建谷内需提振市场信心

提振消费信心,是谷内需的关键。当局有效控疫,可为消费场景提供有利氛围,再配合消费券,有刺激经济作用。六月份零售消费按月大升九点八个百分点,得益于中央和地方汽车消费政策加码,推出汽车消费券,令汽车生产和销量分别按年大升两成八和近两成四,当中新能源车的产销量均大增一点三倍。各地政府宜用好不同类型消费券,多管齐下谷起下半年消费。

「保五」虽不易为,但内地政府只要倾全力做,推出一揽子政策配合,仍有机会从后发力再现奇迹。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