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制止悲剧 正面支援精神病患

2024-05-24 00:00

沙田水泉澳广场前晚发生斩人案,一名有思觉失调纪录的男子持刀袭击快餐店职员和食客,让人不期然想起去年轰动全城的荷里活广场命案,再度关注港人精神健康、精神病患者未能获得足够支援和治疗的潜在隐患,以及若遇上类似突发事故时应如何自处等问题。

今次事件幸好有热心的街坊和市民冒险出手,拿起铝梯、铝牌和手推车与涉事男子对峙,将其逼到角落位,再成功打甩刀子后,齐齐一拥而上合力将其制服,最终仅3人受伤。街坊的英勇行径值得表扬,因当时适值晚饭时间,快餐店内有很多顾客,当中不乏长者和小童,若没有这些见义勇为的街坊,后果堪虞。
按时服药可减复发机率

港人生活压力大,以致受不同程度精神健康困扰,有调查显示,平均每7个人之中,便有1个曾患过精神病。

截至去年底,接受医管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人数多达29.3万人。专家指,大部分精神病患没有暴力倾向,只有极少数思觉失调患者因妄想、幻觉、认为自己受到威胁,才会主动袭击陌生人,而行凶前未必有先兆,让人防不胜防。

因此,市民在街上切勿只顾低头看手机,须时刻保持警惕,留心周遭情况,若发现有人自言自语,应立即走开为妙。一旦遇上有精神病患者发狂施袭的突发事故时,应先顾及自身安危,尽快走到安全地方暂避,若在力所能及而又在身边找到合适「武器」的情况下,不要畏缩,应挺身而出,发挥港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精神,合力阻止行凶者继续施袭,避免悲剧扩大。

由于今次行凶男子有思觉失调纪录,过去一年没有覆诊,而社署称非署方跟进个案,事件再令社会关注精神病患者问题。市民不应因此对精神病患者存有不必要恐惧,认为让其进入社区便是埋下计时炸弹,正如精神科专家所说,思觉失调患者只要定时服药和接受长期治疗,病情是可控,大家切勿因个别暴力事件而歧视精神病患者,而是反思如何更好地让其接受到适当支援和治疗,防范类似悲剧再发生。

首先,家人肩负重要角色,就是密切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和定期覆诊,因港大有研究发现,若患者中断服药,思觉失调复发机率高达90%。家人亦要时刻留意患者动静,若发现对方出现情绪波动、自言自语等不正常情况,应尽快找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及早接受治疗,以免病情复发或恶化。
分流轻症者获适当治疗

此外,当局要做好精神病的分级治疗和康复护理。本港约有456名精神科注册医生,当中385人是在医管局任职,以29.3万名精神科病人计算,平均每名医生要跟进761名病人,以致精神科门诊逾5.1万个预约新症,经分流后精神科稳定新症排期中位数为20至76星期,但最长个案需要轮候81至99星期。

因此,政府应加强公私营协作,将病徵较轻微者分流至私营机构覆诊,令其尽快得到适当治疗。

同时,社署也应加强社区精神健康服务单位社工的培训,推动社区精神健康治疗服务,强化及早识别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和及早介入,让患者获得适切支援和治疗。

水泉澳广场斩人事件,提醒大家要高度重视精神病患者的支援和治疗工作,并以包容共融心态对待精神病患者和复元人士,让其融入社会,鼓励他们遇到问题时愿意主动求助,才有望有效消除隐患。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