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改变 情怀不变 太平馆餐厅坚持百年原味创造香港传奇

2024-03-15 00:00

太平馆餐厅董事总经理 徐锡安(Andrew)
太平馆餐厅董事总经理 徐锡安(Andrew)

随着连锁式餐厅激增,将满载港式情怀的中式西餐厅推向了边缘。然而,有一间餐厅纵几经艰辛,仍然坚守着初心,保留着百年原味。现超过160年历史的太平馆餐厅,不仅是传承五代人的家族生意,更见证了中国近代饮食文化演变。就如太平馆餐厅的董事总经理徐锡安(Andrew)自信地宣称,餐厅每一天的营业,都在创造历史。 
太平馆餐厅的历史不少港人已耳熟能详,「百多年前,洋人在广州经商因言语不通,一般都在洋行里自设厨房,再在本地聘请厨师负责膳食。而我的高祖父徐老高当时就在美国人开设的洋行里学厨,学得一手烹煮西餐的技巧。后来他自立门户在摊档摆卖,鉴于当时社会相对保守,不易接受西餐文化,于是他以豉油代替胡椒及盐,创出了『崭新』的中式西餐,称得上是Fusion(融合)菜的始祖。」近年不同菜系均爱以Fusion混合打造出新口味,Andrew笑称,著名填词人黄沾在世时曾说:「现在才开始讲Fusion?你们(太平馆餐厅)百多年前已经进行Fusion啦!」

另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相比许多名成利就的品牌纷纷易手卖出,与创办人分道扬镳,太平馆餐厅依然由徐家一直传承,从未中断。日本侵华时期,徐家走出广州来到香港,并于上环三角码头开店,辗转之下发展成今日共有中环、铜锣湾、尖沙咀及佐敦4间分店,而且均为自置物业,根基稳固;反而广州店因战后初期转为公私合营,与徐家已无关系。
传承初心重于金钱  重视细节无视成本

在成功发展路上,Andrew坦言家族面对过很多次诱惑,「回归前有基金公司寻求合作,想将太平馆餐厅做大上市,另外亦有公司希望合作,将我们的豉油制成酱料包,在本地超市甚至海外发售。如果接受了,也许现在不用这么辛苦……不过太平馆餐厅背负着历史的使命,要按照家族传统稳定经营的规条,宁稳勿急,不会为一时风光而急速发展,事关保住传统比一切更重要。」

正因为五代人均肩负起这份使命,令太平馆餐厅得以保存其独特性,「我们非常强调传承与坚持品质,因此不能走捷径,每道菜式都是即叫即制,不会预先制好后等客人落单才翻热奉客。」在Andrew的管理下,最细微之处亦相当讲究,他大谈每道招牌菜式的制作要诀,一一娓娓道来,「瑞士鸡翼要用上新鲜鸡,浸熟需要20分钟,才会鲜嫩多汁;乳鸽会在客人点菜后才以豉油腌制上味再生炸,师傅巧妙控制火候与时间,乳鸽才会熟透;在香港新鲜处理的牛尾有限,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才有办法以高价购入新鲜牛尾,只有新鲜牛尾才会带有皮的;烟熏䱽鱼采用最贵的鹰䱽,来货价每斤已经200多元,将4至5斤鹰䱽起肉烟熏,可能只剩下60%,如果烟熏过度亦会有很大损失。」

最让Andrew执着的,可能是特大梳乎厘,「有人认为我们的梳乎厘售价贵能赚大钱,但人工也是成本,即叫即制一份梳乎厘需时30分钟,食客在餐厅等梳乎厘出炉的时候,在门外等待入座的人依然大排长龙。虽然预制菜能确保上菜快,翻桌率高,但我们为了传承最原始的风味,宁可少做半转生意。我早前特别翻查资料,从民国第一美食家谭延闓的日记中发现,他早在上世纪20年代便在广州品尝过我们的梳乎厘,所以我们制作梳乎厘的方法已有百年历史。」美食背后不仅是一份味道,也承载百年光辉。
管理满载人情味  罕有仍提供员工住宿

由于食物并非工场出品,以人手炮制,作为负责人,Andrew又如何确保食物的质素?他说:「我每天都会到每间分店为当日出品的食物试味:豉汁、烧汁、蚝汁、白汁、罗宋汤和白汤等,每天的工作都很繁忙,所以习惯正餐不会吃很多东西。」要传承百年味道,不能单靠好的食材,有一流的师傅烹调出传统的美味同样重要,「我们的大厨虽然只有40、50岁,感觉相对年轻,但他们都在毕业后开始当学徒,每个人都有20年以上经验。能留住人才,我们所出的工资自然不差,而且出粮准时又稳定,能让他们安心工作下去。另外我们可能是现时唯一提供宿舍予员工的餐厅,每间分店的员工落场或下班后,只需1分钟便可回到餐厅楼上宿舍,不用在外打发时间。有些住得偏远的员工更会选择直接在宿舍长住,待放假才会回家,让员工节省了许多金钱和时间。」

在经济起飞前,对一般人而言,酒店的餐厅是最上位的存在,但碍于语言不通,予人「望门生畏」之感。因此拥有共通语言、高档定位、亲切舒服感觉的太平馆餐厅,成为了当时人追求的目标,而且因为餐厅重视每个细节,当时成为不少人学习西餐礼仪的理想场所,久而久之便成为情意结。Andrew说,「例如沾叔(黄沾)光顾数十年,是因为他父亲在西关已经在光顾;莫文蔚爸爸曾经提过自己是四代人来光顾,以前莫文蔚就读拔萃女书院时,会在她考试成绩好的时候带她来庆祝。」 
冀儿肩负家族责任成第六代传人

对于太平馆餐厅的未来发展,Andrew认为,「创新难,守护百年历史传承更难,而且太平馆餐厅已有一个『框框』,大家知道来太平馆会吃到甚么菜式、甚么味道,令我们不敢有一丝怠慢,因此菜式不会有大改变,专注继续保持我们菜式的传统风味。」

展望将来,Andrew寄望儿子将来能成为第六代接班人,「小时候每星期最少一次会到太平馆餐厅吃饭,让我对餐厅有所了解,逐渐培养出情意结,读完大学后回港便顺理成章接手做这盘生意,肩负起这家族责任,所以现在也会经常带儿子来吃饭,让他慢慢感受到传承的使命感。」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