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基金提13招吸客 派车船票放宽签注

2024-02-19 00:00

旅游业和零售业面对多个挑战,「团结香港基金」提出13项政策吸客。
旅游业和零售业面对多个挑战,「团结香港基金」提出13项政策吸客。

旅游业在疫后复苏速度不似预期。民间智库「团结香港基金」公共政策研究院日前就本港旅游业和零售业面对的挑战,提出三大策略共13项政策建议,包括面对旅客「不愿来」、「不过夜」及「不回头」情况,建议可放宽旅游签注限制等,提升旅客来港意欲;并通过向中途市场旅客派发非即日车船票等,鼓励旅客延长留港消费,增加在港「过夜」诱因。
旅游零售「重伤」 未复疫前高峰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研究部联席主管叶文祺及水志伟,连同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梁跃昊公布13项政策建议。基金会指,旅游业受新冠打击严重,2023年整体访港旅客人次,比疫前的2018年下跌48%;零售业销售价值同样未及疫前的高位。基金会指,提振旅游业和零售业可短时间内刺激香港经济,惟国内外旅客来港意欲平平,需要吸引他们访港,和发展独特旅游体验让旅客「回头」。

基金会认为,内地旅客来港签注手续繁复耗时,加上「一周一行」城市覆盖率低,且国际旅客在港游玩后,再赴内地的签证限制繁多,均导致旅客前往香港旅游的兴趣大减。基金会建议,先以大湾区内的其他城市为目标,逐步拓展「一周一行」覆盖范围,并进一步考虑覆盖其他沿海城市及各省省会。另倡取消「港澳地区外国人组团入境广东144小时免签」政策下「团进团出」要求,让国际旅客可「个人游」短暂入境。在刺激消费上,基金会呼吁提高进境个人物品免税限值上限,并配合社交媒体和抽奖方式招徕。
倡推节日套票增盛事效应

基金会又指,本港举办盛事欠协调,如去年的赛车、高尔夫球公开赛等均集中于11月至12月进行,部分活动举办时间不足,对筹备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大型活动主办方申请牌照时,常要在食环署、警方和民政事务署之间周旋,各部门的要求和需时亦有不同,导致「政出多门」,令主办方疲于奔命。

面对旅客近年流行「不过夜」,基金会建议除做好活动宣传,策略部署「盛事日历」外,仍要瞄准中途市场旅客提供交通优惠,如推出「酒店+盛事」节日套票,强化盛事经济效应。此外,基金会提出发掘独一无二的「港魅」旅游体验,将香港影视、历史名人足迹及海滨资源融入旅游,以及输入大湾区劳工填补本地人手,以改善接待能力,提升旅客消费体验。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