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拓署引入创科从源头加快土地供应

2024-02-18 00:00

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方学诚表示该署利用创新科技提升工作效率,中央管理平台控制中心将古洞北/粉岭北7个工程项目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方便监察。
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方学诚表示该署利用创新科技提升工作效率,中央管理平台控制中心将古洞北/粉岭北7个工程项目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方便监察。

本港土地资源长期紧绌,为谋发展空间,政府积极规划新发展土地。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方学诚接受《星岛》专访时表示,随着北部都会区、交椅洲人工岛及多个工程项目排山倒海地进行,土拓署负责土地供应的最上游工作,工作量之多令部门面对不少挑战,近年大量利用创新科技及工程技术以提升生产力。在过去一年,有个别地盘可提早数个月完成土地平整工程再交付房屋署,让对方可提早建屋,「居民也可早两、三个月入伙」。
土木工程拓展署于2004年7月由当时的土木工程署和拓展署合并而成,今年是成立20周年。方学诚表示,部门负责的范畴涵盖土地及基础建设、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岩土工程与港口及海事工程。而香港的发展步伐正加快,未来10年拟建41万伙公营房屋,相关土地及基础设施主要由该署提供。
古洞北地盘办公室设控制中心

他表示,该署除进行填海和斜坡工程,也负责土地平整,包括拆卸不需要的建筑物,进行土地除污工程,建设所需基础设施如道路、水务等,最后才将已平整土地移交相关部门作后续发展。署方去年共平整约35公顷土地以发展房屋,可提供约3.5万个单位,其中约3.1万个属公营房屋;今年会完成平整另外35公顷土地,可发展近4.2万个单位,公营房屋占近4万个。

为配合越来越多的工程数量,方学诚表示,署方需善用创科以提升工作效率。位于古洞北地盘办公室内的中央管理平台控制中心,将现时古洞北/粉岭北7个工程项目,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方便监察,中心各个萤幕可实时监控各个地盘的环境,让人员可在办公室内第一时间掌握最新资讯,有需要才安排员工到场,大大精简人手。系统更可实时上载工友数量等资料予发展局,供局方综合各部门地盘资料后进行大数据分析,「睇吓边啲地方要改善」。

另外,土拓署正于粉岭绕道(东段)应用建筑讯息模拟(BIM)和数码分身技术。方学诚解释,项目包括两条横跨现有东铁线的长跨距天桥,技术挑战非常大,BIM模型转化的3D图像,有助监测工程进度。该署亦在东涌东填海工程引入「深层水泥拌合法」,透过水泥凝固淤泥防止沉降,「就好似加固海绵咁,等佢唔会压落去。」有别于过往沿用的挖掘淤泥方法,新方法更环保及更省时间,约130公顷填海工程于去年初已大致完成,较原计划提早7个月。
东涌填海引入「深层水泥拌合法」

方学诚表示,今年会陆续展开北部都会区内新发展区的土地平整及基础建设;交椅洲人工岛的环境影响评估程序亦于今年展开。他提到,在土地规划、设计、建造及交付整个过程,牵涉很多部门,土拓署与政府各部门合作多年,已建立「一个政府」的团队精神,「大家都好乐意坐低解决问题」,该署亦会「上下一心做好我哋嘅工作」。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