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发展商拥9成业权 政府助收地

2023-12-29 00:00

发展局公布「加强版传统新市镇发展模式」及扩大标准金额补地价安排以加快土地房屋发展。
发展局公布「加强版传统新市镇发展模式」及扩大标准金额补地价安排以加快土地房屋发展。

「北部都会区」项目正全速推动中。发展局昨日公布「加强版传统新市镇发展模式」(「加强版模式」)即时生效。新安排容许政府协助发展商,收回少数第三方土地作统一发展,但换地申请人需已拥有指定发展用地内9成或以上的私人土地,料现时古洞北/粉岭北发展区两宗申请个案会受惠。另外,当局亦从两方面扩大土地契约修订标准金额补地价的安排,包括恒常化为1987年前落成工业大厦重建而设的安排,并扩展至特殊工业用途工厦,以及推出适用于新发展区外新界农地的试行计划。

「加强版模式」目前适用于古洞北/粉岭北及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在新安排下,原址换地适用范围将由私人住宅及商业发展扩展至包括产业用地及私营社会或福利设施用地。如申请人已拥有指定发展用地内9成或以上的私人土地,政府会考虑收回馀下的少数第三方土地,并批予申请人作统一发展,以促成更多布局完整的换地申请,但申请人必须为整块发展用地补足地价,以及按政府要求建造指定的公共设施。
适用扩展至产业及社福设施用地

政府可透过扣减地价,要求换地申请人建造公共设施以服务新发展区居民。另外,现时换地申请人需向受影响的住户和商户等用地占用人作出补偿,补偿金额须与政府补偿金额相约。但申请换地的发展商难以仿效政府安置受收地影响住户。为保障受影响人士权益,政府亦提供多一个选择,容许合资格占用人选择领取政府提供的安置补偿,包括房委会或房协的上楼安排,而换地申请人须向政府支付所有由政府发放安置补偿的现金价值及其他相关开支。至于会否为此加建专用安置屋邨,发言人指暂时看不到有如此大的需求。

发展局发言人指,新安排旨在加速「北部都会区」发展,并给予发展商机会参与,让发展更整全。若按原先流程,政府需先收地平整土地,之后才进行招标,例如政府2019年收回的私人住宅用途地,要到2021年才招标,相信要到2026、2027年才建成。「加强版模式」下发展商原址换地,除能让私人项目及公共设施更早落成,政府亦能省却收地开支等前期开发成本,改善现金流。

被问到新安排会否对第三方小业主不公,发言人重申,9成土地是一个高的门槛,发展商亦要为政府协助所收土地补足地价。再者,即使发展商没有申请原址换地,相关土地本来会被政府收回作新市镇发展用途,政府有既定金额做补偿,而发展商的收购金额则由发展商决定,强调政府收地权力没有因此而加大。

发展局又宣布,从两方面扩大土地契约修订标准金额补地价的安排。发言人指,标准金额安排为在逐个个案估价的传统机制以外提供另一选项,旨在为补地价提供确定性,从而精简发展程序和加快发展。现时为1987年前落成工厦重建而设的先导计划将按现行框架恒常化,并将适用范围扩展至1987年前落成的特殊工业用途工厦。

全港将继续分为5大区,为每区工厦重建修契前后的用途订立标准金额,亦会为特殊工业用途工厦重建另设修契前用途的标准金额,为一般工业用途大厦修契前用途的标准金额的7成。恒常化后,所有适用于工厦重建的标准金额水平将由地政总署每年检讨一次,新水平于明年4月1日生效。

就新发展区外的新界农地,政府会推出试行计划,首阶段涵盖元朗、北区和屯门3区内的现有新市镇范围,以及现有和拟议铁路站附近范围(即一公里半径内),以引导市场集中资源在交通配套完善及社区规划和配套较佳的农地推行高密度发展,释放土地潜力,以加快土地房屋供应。首阶段适用范围将划为10个分区(包括4个现有新市镇分区即元朗、屯门、天水围、粉岭上水,和洪水桥、锦上路、古洞站等6个现有或拟议铁路站分区),地政总署会为不同分区及不同修契前后用途订立标准金额,每年检讨一次。

发言人提到,在新发展区外新界农地推出的试行计划,以地政总署目前处理中的修契申请计,将涵盖24宗申请,合共可提供约8500个单位,占处理中的新界农地契约修订申请的潜在住宅供应量超过4成。获批规划申请日后进入修契程序时亦能受惠。过去5年,有5个获批规划申请所涉土地位处试行计划范围,合共提供约8700个单位,相信新安排能吸引更多新申请。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