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灯AI做体检 电缆异常减4成

2023-12-27 00:00

(左起)港灯工程师朱科,输配电科工程建设及保养主管杨广通介绍利用AI做电缆医生,帮电缆做身体检查。
(左起)港灯工程师朱科,输配电科工程建设及保养主管杨广通介绍利用AI做电缆医生,帮电缆做身体检查。

智慧城市的运作离不开电力,城市的输配电网络就如同人的循环系统般重要,但电缆就像血管一样会老化,需频密和深入地维护。港灯过去10多年一直主动检测电缆的健康状况,近年发展及应用新的电缆「3高指数」,更仔细地反映电缆绝缘损耗情况及电力表现。港灯今年初亦开始运用AI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模型,进一步量化电缆电路出现异常的机率,精准度达7成。经过多年努力,港灯电缆异常的宗数由2019年的235宗,逐年下跌至去年的140宗,大幅减少约4成。 
港灯电缆总长度接近7000公里,其中11-kV高压电缆占一半。港灯输配电科工程建设及保养主管杨广通表示,电缆最大的敌人是绝缘出现问题,只要能绝缘,电缆就可发挥正常作用;相反绝缘层一旦出问题,整条电缆很快会报销。电缆可能受路面挖掘工程等外力因素影响,致绝缘层及接驳箱受损;或一些1989年前制造的初代「交联聚乙烯电缆」,抵抗俗称「水树」的树状结构聚合物晶体现象的能力相对薄弱,当地下水进入电缆,在电场和水气的作用下,较易出现「水树」,降低电缆绝缘强度,最后被电压击穿而出现故障。
分5等级提高维护效率

电缆深埋地底难以检测,故以往只能被动地更换出现异常部分。杨广通指,港灯于2010年起参考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的指引,引入「电缆健康管理指数」,每年利用「极低频电缆测试」,主动检测200至300条11-kV电缆的状况,并按营运风险将电缆分为5个等级,相应地进行维修和更换,提高维护效率。

2019年,港灯更研究全新的电缆「3高指数」,在传统标准的绝对值上,额外加入绝缘损耗测量的DTD (差动值)、SDTD (波动率)及Tu-Tu (倾斜率),其中Tu-Tu更是港灯工程师的研究成果。

研究Tu-Tu的港灯工程师朱科解释,过去沿用的标准只看检测当刻的绝对值,却忽略数字的变化。他以身体检查作例子,以往医生只帮病人量一量血压,现在会分析一段时间的血压升降数据,更好地反映身体不同状况。而电缆「3高指数」于前年试行后反应良好,去年已全面采用,又透露曾有电缆通过「电缆健康管理指数」被诊断为低风险,但其后透过「3高指数」发现异常,反映新指数能弥补以往未能涵盖的某些异常状况,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AI软件量化异常机率

港灯去年与香港理工大学创立的产品可靠性暨系统安全研发中心(CAiRS)合作,开发出一款AI人工智能软件,新模型结合港灯过往10多年的检测大数据,可预测电缆线身或是接驳箱出现异常的风险较大。杨广通说,一段电缆长约1000至2000米,中间接驳的连接箱也有机会故障,以往发现问题电缆后,需要工程人员靠专业经验判断。港灯今年初试行AI模型,能量化电缆各部件异常机率,为一条电缆不同位置分别评分,可大幅提升检查电缆的准确度及效率。现时精准度达7成,相信未来有更多数据投入作分析,可以更快更准,守护城市血管的健康。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