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辐」水难收 严密把关

2023-08-25 00:00

损人有两种,一种是损人利己,另一种是损人而不利己。日本政府执意将福岛核电厂134万吨核废水排放入海,排放计划更预计长达30年,是持续地污染及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生物繁殖、食物链以至食品安全,甚至增加人类患癌风险,危害人类健康。事实上,不仅日本邻近国家的政府及环保团体提出严正交涉及抗议,即使是日本国民和渔民亦反对计划。日本政府自私而不负责任的行为,实际上就是损人不利己。

日本政府一意孤行,仗着的就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就该国核废水排放计划发表的总结报告,指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的经处理污水排海计划符合IAEA安全标准。事实上,「辐」水难收,早已有环保团体指出即使核废水是经处理后才排放,但当中仍会残留放射性素氚。再者,排放长达30年,处理核废水的设施是否可靠、如何确保长久正常运作、会否出意外,仍然是未知之数。

很多学者说过,氚可随海洋洋流传播,并由在海洋中长期迁徙的海洋生物,例如浮游植物长期携带,浮游植物正是所有海洋生物食物链基础,因此将核废水排入海洋,会为海洋生态、渔业,以至全球人类健康带来极大风险。

我们无法阻止日本政府的任意妄为,广大香港市民就只能靠特区政府严密把关,把市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针对日本政府的核废水排放计划,特区政府已迅速作出应对,一律禁止源自日本东京、福岛、茨城、宫城、千叶等10个都县收获、制造、加工或包装的水产、海盐及未经加工或经加工的海藻输入香港及在香港境内供应。

食物安全中心亦会对其他未被禁止输入的日本水产品、海盐及海藻全面进行辐射水平测试,在确认相关产品没有超出辐射水平后,才放行于市场供应。而违反有关条款者即属犯罪,可判处罚款及监禁12个月。此外,渔护署亦会加强对鱼类统营处鱼市场批销的捕捞渔产品,以及在香港水域鱼类养殖区采集样本进行检测。

我认为,政府亦可考虑在食物标签上做工夫,例如可列明食品非来自禁止入境地区,又或者要求列明产品捕捞地点等,让市民更容易辨识,对食物安全更有信心。
林健锋
经民联副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