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港大研新疗法 助脊髓损伤修复

2023-08-17 00:00

刘艾佳(左)表示,新疗法的细胞排斥风险较低,治疗后的复原程度更大。
刘艾佳(左)表示,新疗法的细胞排斥风险较低,治疗后的复原程度更大。

(星岛日报报道)因脊髓损伤而行动不便甚至瘫痪的病人,治疗或见曙光。城市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团队早前研发基因改造神经干细胞,经动物实验后,证实能激发神经再生修复的能力,或可令病人恢复活动能力。负责研究的城大神经科学系助理教授刘艾佳指,新疗法带来的复原程度将比现有方案更大,亦可减低治疗期间的免疫排斥风险。

脊髓损伤的病人失去部分甚至全部活动能力,源于脊髓损伤后,大脑无法传递神经讯号,控制肌肉肢体活动和感觉机能。现时通过移植人体多能性干细胞诱导产生的神经干细胞,虽然有助治疗脊髓损伤,但病人复原程度有限。
可减免疫排斥风险

由城大和港大医学院联合进行的研究发现,改造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基因后,有效增强人体神经干细胞在恶性微环境中的耐受性和神经元分化能力,并可在较短时间内重新建立脊髓通路,从而恢复神经讯号传输,让病人重拾肢体活动能力和感觉。团队采用脊髓严重损伤的大鼠模型,测试研究成果,发现接受新治疗方式的大鼠步行时姿态良好,印证大鼠的指尖末端运动能力已恢复;在网格步行测试中,亦能将脚掌放于正确网格。

负责研究的城大神经科学系助理教授刘艾佳指,新疗法采用的基因改造神经干细胞,可从人体自身细胞例如皮肤细胞和血细胞中生成。她称相比采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的方式,新疗法可避免使用胚胎干细胞引起的伦理问题,细胞移植时的排斥风险亦会减低。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