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6成家长指子女精神健康未「复常」
2023-08-15 00:00
(星岛日报报道)疫后社会逐步复常,惟学生的精神健康仍在「追落后」。有机构调查发现,逾6成家长表示,疫后子女的精神健康受学业繁重等负面因素影响,但不足3成人于暑假为子女安排减压消闲活动,机构副主席余荣辉解释,家长看重子女学术成绩,忽略其社交发展,导致学生无从纾缓压力;身兼立法会议员的机构总监狄志远,建议政府成立专责小组,按风险跟进学生的精神健康。
家庭教育学院上月以电话,访问1033名中小学或幼稚园学生家长,了解复常后学生的精神健康及亲子关系,有近64%人表示,学业繁重、社交圈子狭窄等因素,影响子女的精神健康,逾93%人指,子女的社交能力仍未「复常」。机构副主席余荣辉解释,疫下在家学习的模式,削弱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过往几年只有网上的朋友,现在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实体交往。」
复课第一件事「追进度」
身兼立法会社福界议员的机构总监狄志远认为,学生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不利身心健康发展,严重会对校园生活和社交感到担忧和恐惧,「将来的治理过程会更复杂。」他建议,政府可成立专责小组,委任精神科医生、社工等制定筛查工具,评估学生的精神健康状况,并按风险程度跟进和转介个案;亦期望当局全面落实「一校两社工」,加强支援小学及幼稚园学童的精神健康,「不能因(人手)应付不来,就当没有问题发生。」
专家倡加强亲子互动
调查亦建议,学校可定期举办工作坊和活动,教导学生正确表达情绪、管理压力等;家长亦宜抽空聆听子女的担忧,共同商讨时间管理及日程安排,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理解,通过家校合作,改善学生的精神健康。余荣辉表示,明白家长工作忙碌,可藉假日进行户外亲子活动,如到海滨长廊或海滨公园玩耍,加强亲子互动,「藉着跑跑跳跳的时间放松身心,同时与子女多一点沟通。」
另外,余荣辉亦留意到,近期不少家庭倾向于长假期「报复式旅游」,学生回校后互相比较外游地点,「有些学生到访欧洲后回校分享见闻,对没有去过的学生构成另一种压力」,他建议家长向子女灌输正确的价值观,明白旅游的目的应为增广见闻;又提醒家长为子女报读兴趣班时,应以他们的兴趣为先,切勿「跟风」,否则只会徒添双方压力。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