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城未复活 零售生意惨情

2023-04-14 00:00

全面通关后,罗湖商业城客人寥寥,仅6成店铺营业。
全面通关后,罗湖商业城客人寥寥,仅6成店铺营业。

(星岛日报报道)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2个多月,口岸附近的罗湖商业城生意不似预期。《星岛》记者周二实地走访发现,商业城仅约6成店铺营业,客人过路多于消费。美甲店、眼镜店、服装店等门可罗雀,生意仅为疫情前2成,不少空铺仍在招租。美甲店老板娘阿珠称,多数熟客年纪大,有的过关时在申报「黑码」受阻,有的回乡证过期,加上香港经济受挫,所以复常后客流量不多。不过餐饮业恢复得最快,快餐店几乎坐满,港人熟知的丹桂轩酒楼称生意有疫情前7成。
周二中午12时,记者在罗湖商业城一楼的大快活见到,餐厅坐满了客人,邻近的云吞面馆等小店生意也不错。丹桂轩刘经理表示,跟疫情前比,恢复了7成生意。复活节这两天生意比往常更好一些,「毕竟是香港小长假,高峰时期单日有1200个客人」。
美甲店主:每日仅数人预约

不过其他店铺就没有那么幸运。许多眼镜店、美甲店、服装店等营业额仅为疫情前2至3成。「过关人多,生意不多」,「彩色美甲店」老板娘阿珠这样告诉记者。她称,疫情前,美甲店生意火爆,港客过来做美甲要提前预约,「我们那时8点开门,一开门就有客排队,店里夥计常常到晚上10点都没空吃晚饭。晚上12点口岸闭关,有的客人11点50做完美甲,再跑去通关口。」

疫情3年,美甲店生意门可罗雀,本以为通关之后情况会好转,没想到依然生意惨淡。阿珠大吐苦水,感叹经营艰难:「现在的客人只有疫情前的2至3成,每天下午5、6点钟,我们就没客人了」。她向记者展示了一份顾客预约表,3年前的表上几乎每天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预约客人的名字,但是2月通关以来,每天仅有3至4位客人预约。

谈到香港熟客不再光顾的原因,阿珠表示,主要是现在过关需要提前完成健康申报,取得俗称「黑码」的通关二维码,而自家美甲店的顾客年龄大部分在60岁以上,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更不会微信扫码和填写健康申报。店内唯一的客人卢太也附和表示,「疫情前每个月都会来做美甲,但是现在过来要靠儿子陪同,自己来肯定搞不定黑码。」
「黑码」繁琐减北上意欲

目前往来深港两地,仍须事先用手机填写内地的健康申报系统,获取俗称「黑码」的二维码。因长者不易操作或忘记申报,「黑码」时常成为「拦路虎」,严重阻滞过关效率。清明及复活节期间,「黑码」政策曾因过关人数太多被短暂取消,但假期一结束又复常,引来不少港客大叹「多馀」。

回乡证过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卢太说,疫情3年,很多人的回乡证早已过期,需要重新预约办理,有朋友已经排到7、8月份。也有部分港客认为,香港经济受到疫情影响,过来一趟坐车要近百元人民币,花费不少。

商业城3楼一家服装店的老板娘表示,疫情前进进出出都好多人,但现在每天只有10几个客人,通关以来营业额都差不多,上周的复活节假期没有带动明显的消费增长。

同层一家眼镜店的杨老板说,香港西九龙站高铁能直达内地多市,港人不像以前一样必须经过罗湖口岸,人流量相对减少。即使很多香港人趁复活节长假去探亲、扫墓或者旅游,「口岸人流量很大,但进来买东西的人不多,生意很差很差,起码少了8成」。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