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防疫松绑 还要加快开放复常

2022-11-13 00:00

内地新一波疫情不断蔓延之际,中央却推出优化防疫措施二十条,以减少防疫对民生和经济影响,以纾解日益升温的民怨和外资忧虑,此消息加上美国通胀降温,刺激港股报复式反弹,恒指周五暴涨近一千二百五十点、升幅百分之七点七,国指更升百分之八点三。然而,内地优化防疫措施只是治标,治本还须中央加快规划,推动内地明年全面向外开放和社会复常。

内地疫情升温,周四及周五的新增确诊都超过一万宗,升势甚急,且出现感染个案的省份差不多遍及全国,足见病毒无孔不入、传染性极高。在病毒传播广泛的同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周四拍板,落实「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内外防疫手段都松绑,国务院周五宣布实行。

对外方面,将放宽入境限制,入境隔离由「7+3」(即七日酒店隔离和三日家居隔离),缩短为「5+3」,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对内方面,矛头指向地方,严禁随意「封城」和停工停产停课,并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减为「高、低」两类,和加快让高风险转为低风险,以减少管控。
民众抗疫疲劳愈来愈大

中央一直坚持「动态清零」严格防疫政策,以达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大原则,并强调今次并非放松防控,亦非放开、「躺平」,而是更科学和精准,以最大程度保顾人民生命健康,又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影响。但在严格防疫为内地带来愈来愈庞大的内外压力,新冠变种病毒杀伤力减弱下,中央须调整防疫措施,适应新形势。

对中央来说,最大的困扰是经历三年严格防疫,民众的抗疫疲劳愈来愈大,加上防疫措施出现严重纰漏,令民怨近月明显升温。尤其不少地方政府防疫措施出现层层加码,随意封控、「静默」全市,严重干扰人民生活,未能做到「人民至上」,虽然中央近三个月已点名数十个地方市政府防疫过严,但乱象始终未改善。防疫过严并屡次导致民众遇意外而失救,与「生命至上」原则相违。

外部压力方面,全球已没有国家再因疫情而停产,但内地封控措施仍不断打乱生产,且扰乱全球供应链。由于中国是世界工厂,其停产亦导致外国工厂因缺乏材料或配件而停工、减产,加剧西方政府和媒体攻击中国,要求西方企业与中国脱鈎,因此封城停产不只短期打击内地经济,且中长期挫伤外资投资中国意愿,内地严格防疫的经济代价愈来愈沉重。
防疫经济代价愈来愈沉重

中央现在出手调整防疫政策,要尽力减轻扰民和扰乱生产,这只算是复常的第一步,未能治本地解决民怨和外资忧虑,内地必须加快制订全面复常的时间表。近日有消息传出,中央已委派政治局常委王沪宁成立重新开放委员会,目标是明年三月重新向外开放、内地社会复常,亦有消息指复常工作艰巨,中央可能要到明年底才能复常。

中央要尽快全面开放复常,又要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关键是解决薄弱环节。中国的最大薄弱环节在于新冠疫苗开发速度,始终未能跟上病毒变种,必须加快研发和审批,如内地首款mRNA疫苗已在印尼紧急使用,反而中国未完成审批,就需要正视。

此外,要关注老人和农村。老人对新冠病毒抵抗力最低,急需有效疫苗和加快接种。截至七月底,内地六十岁或以上老人虽有八成半接种两剂疫苗,但八十岁以上接种两剂的只得六成,接种三剂的不足四成,中央需要加力推动老人接种第二剂和加强剂。至于农村的医疗设备比城市差得多,如何照顾农村重症病人涌现,需要完善规划和加快改善农村医疗设备。

中央过去三年在严防新冠疫情上,做得十分出色,但要成功应对疫情,能管之后还要能放,内地一向擅长「管」,现在要「放」,就是中国治理能力能否现代化的一场重要考验。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