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地名也会移动?

2022-10-10 00:00

一九六○年代何文田一景,位置介乎红磡和何文田之间。而图中之公屋乃山谷道邨,一九六○年代落成。
一九六○年代何文田一景,位置介乎红磡和何文田之间。而图中之公屋乃山谷道邨,一九六○年代落成。

在《香港志》地名卷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地名的指称,经常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今次和大家介绍的何文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今日的何文田位于九龙半岛中部的山岗高地,但「何文田」之名,最初源自位于今日弥敦道、亚皆老街与染布房街之间的一条山谷中的村落——何文田村。何文田村的得名,主要有两个说法:

一、得名自地主陈何文。一说何文田当年为地主陈何文所拥有,该地以其为名。

二、得名自开村的客家氏族。有说当时客家何、文两氏,来此开垦立村,故名。类似说法是「何文田」是指何、文、田三氏共有之地。

二战前黄佩佳的《香港本地风光:附新界百咏》,曾将「河门田」列入华人坟场之列,有说何文田为其谐音讹变而来,但由于该书未有更多着墨,亦属孤证,谨附记于此,聊备一说,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探索。
从「山冈不毛」到客家村落

关于「何文田」这个地名的早期历史,可谓一鳞半爪,难窥全貌。在康熙、嘉庆《新安县志》与一八六六年《新安县全图》中,均未见载「何文田」一名。而一八六○年中英《北京条约》的附图则在今日何文田的位置标记「此一带皆系山冈不毛之地」。据许舒博士(James Hayes)研究,何文田村的形成要应在十九世纪的中后期,较其西北方的芒角村为迟,是杂姓客家村落,曾有六姓定居,到了十九世纪末期,人口仍然不多。

「何文田」之名首次见载,要迟至一九○一年港府工务局的《九龙规划图》,当时何文田的指称范围,仅仅是大石鼓(今加多利山)、红磡山(今十二号山)及采石山之间的山谷一带,即今日弥敦道、亚皆老街与染布房街之间。该图亦将何文田村西南方的火棚(Fo Pang)及大眠田(Tai Min Tin)两条古老村落标出。

何文田村到一九二○至一九三○年代,已因城市发展而消失,但作为地名的何文田,却随着社区发展,扩展到位于原何文田村东南方,因而被命名为「何文田山」的山岗地带。一九七三年,港府在原属红磡区老龙坑山的佛光街兴建公共屋邨,并命名为「何文田邨」,此后又在十二号山建成爱民邨,在附近一带建成的公共设施又多冠以「何文田」之名。凡此种种,均使得何文田的地域概念大大往东南扩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何文田的范围在不同年代的政府地图中都比较模糊,不同版本差异甚大,以至从来没有统一的说法。
地名扩展 从山谷走到山上

二○一六年启用的何文田港铁站,其所在地原称「老龙坑」,与何文田村原址相距达一点六公里,故曾有说法指港铁站的命名错误。但其实地名的指称,就像语言的演变一样,会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而变化,在历史上是寻常不过的事情,亦无对错之分。如在《粤大记》成书的明代中叶,「香港」本来也仅指今日的香港仔、鸭脷洲一带,后来多次扩大指称范围,至今日「香港」一名的涵义已比当初大上百倍。

从何文田的例子可见,地名往往是人们约定俗成,应用在日常生活、以便于记认方位的。仔细深思,地名的变化亦属历史的必然发展,今人实不必强求返古,或者以古为尚。在可见的将来,相信「何文田」这个「活的地名」会随着港铁站的命名、社区的发展和市民的使用习惯而不断变化延伸,继续陪伴港人见证沧桑变迁。 
《何文田访古》
何文田陌故村情 山谷幽深客自耕
几历不毛多变幻 名移地换老龙坑
蔡兆浚
香港地方志中心
《香港志‧地名部类及附录部类》责任编辑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