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地名也會移動?

2022-10-10 00:00

一九六○年代何文田一景,位置介乎紅磡和何文田之間。而圖中之公屋乃山谷道邨,一九六○年代落成。
一九六○年代何文田一景,位置介乎紅磡和何文田之間。而圖中之公屋乃山谷道邨,一九六○年代落成。

在《香港志》地名卷的研究中,筆者發現地名的指稱,經常隨着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而有所變化。今次和大家介紹的何文田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今日的何文田位於九龍半島中部的山崗高地,但「何文田」之名,最初源自位於今日彌敦道、亞皆老街與染布房街之間的一條山谷中的村落——何文田村。何文田村的得名,主要有兩個說法:

一、得名自地主陳何文。一說何文田當年為地主陳何文所擁有,該地以其為名。

二、得名自開村的客家氏族。有說當時客家何、文兩氏,來此開墾立村,故名。類似說法是「何文田」是指何、文、田三氏共有之地。

二戰前黃佩佳的《香港本地風光:附新界百詠》,曾將「河門田」列入華人墳場之列,有說何文田為其諧音訛變而來,但由於該書未有更多着墨,亦屬孤證,謹附記於此,聊備一說,供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探索。
從「山岡不毛」到客家村落

關於「何文田」這個地名的早期歷史,可謂一鱗半爪,難窺全貌。在康熙、嘉慶《新安縣志》與一八六六年《新安縣全圖》中,均未見載「何文田」一名。而一八六○年中英《北京條約》的附圖則在今日何文田的位置標記「此一帶皆係山岡不毛之地」。據許舒博士(James Hayes)研究,何文田村的形成要應在十九世紀的中後期,較其西北方的芒角村為遲,是雜姓客家村落,曾有六姓定居,到了十九世紀末期,人口仍然不多。

「何文田」之名首次見載,要遲至一九○一年港府工務局的《九龍規劃圖》,當時何文田的指稱範圍,僅僅是大石鼓(今加多利山)、紅磡山(今十二號山)及採石山之間的山谷一帶,即今日彌敦道、亞皆老街與染布房街之間。該圖亦將何文田村西南方的火棚(Fo Pang)及大眠田(Tai Min Tin)兩條古老村落標出。

何文田村到一九二○至一九三○年代,已因城市發展而消失,但作為地名的何文田,卻隨着社區發展,擴展到位於原何文田村東南方,因而被命名為「何文田山」的山崗地帶。一九七三年,港府在原屬紅磡區老龍坑山的佛光街興建公共屋邨,並命名為「何文田邨」,此後又在十二號山建成愛民邨,在附近一帶建成的公共設施又多冠以「何文田」之名。凡此種種,均使得何文田的地域概念大大往東南擴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何文田的範圍在不同年代的政府地圖中都比較模糊,不同版本差異甚大,以至從來沒有統一的說法。
地名擴展 從山谷走到山上

二○一六年啟用的何文田港鐵站,其所在地原稱「老龍坑」,與何文田村原址相距達一點六公里,故曾有說法指港鐵站的命名錯誤。但其實地名的指稱,就像語言的演變一樣,會隨着時代變遷與社會發展而變化,在歷史上是尋常不過的事情,亦無對錯之分。如在《粵大記》成書的明代中葉,「香港」本來也僅指今日的香港仔、鴨脷洲一帶,後來多次擴大指稱範圍,至今日「香港」一名的涵義已比當初大上百倍。

從何文田的例子可見,地名往往是人們約定俗成,應用在日常生活、以便於記認方位的。仔細深思,地名的變化亦屬歷史的必然發展,今人實不必強求返古,或者以古為尚。在可見的將來,相信「何文田」這個「活的地名」會隨着港鐵站的命名、社區的發展和市民的使用習慣而不斷變化延伸,繼續陪伴港人見證滄桑變遷。 
《何文田訪古》
何文田陌故村情 山谷幽深客自耕
幾歷不毛多變幻 名移地換老龍坑
蔡兆浚
香港地方志中心
《香港志‧地名部類及附錄部類》責任編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