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港教育因生源问题而陷低谷?

2021-10-13 00:00

特首发表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实事求是地说,教育并非这份报告的内容重点。《施政报告》提及的教育政策,主要集中在进一步推动落实宪法、《基本法》和国家安全教育等价值教育,至于其他依照大中小幼特等不同学习阶段的内容,其实真的不算有很多具体措施,更多只是「务虚」式的愿景。不过,这边厢特首《施政报告》在描绘教育愿景,那边厢教育局却开始向媒体放风,认为随着香港适龄学童人数持续下降,未来缩班杀校是难以避免的,甚至预测中小学杀校的数量会在十位数。

这是一个令人沮丧但又难以质疑的预测,当局甚至更为明确地说,现在的学龄人口变化与过往十多年情况截然不同,因此采取过渡性的纾缓措施未必适用。换言之,缩班杀校几乎是必然发生的了,再怎么纾缓也只是略为延缓一下缩班杀校的时间而已,不可能改变基本局面。更何况以目前香港政府的公共财政状况来说,也难以承担因为纾缓措施和庞大的学校人员编制所产生的财政支出负担。一如财政司司长一再提醒,香港已经面临结构性财政赤字的问题了,也就是说,不仅支出多于收入,而且这不是短暂或者一次性支出过多而造成的,而是公共支出已经是经常性支出为主,而这个经常性支出占最大比例的部分,虽说已经变成社会福利开支了,而不是一直以来占据两成的教育支出。但这里还涉及一个属于财政纪律的问题:社会福利支出增高,是因为接受社会福利服务的受众对象市民在增多;但教育不是这样,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在下降!而不是在上升!所以如果仍旧增加教育公共支出,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笔者认为,如果单纯从财务会计帐目上看,上述措施似乎合情合理:学生人数增多,就增加教职员人手、校舍、教具等软件硬件,自然增加教育公共支出;反之亦然,如果学生人数下降了,那自然就减少教职员人手、校舍、教具等,自然就减少教育公共支出。这种线性思维,似乎无懈可击,本该如此。然而,这个推论有一个忽略了的考虑,就是教育的「量」,可以随时增减伸缩,但是教育的「质」,却无法同样按比例地增减伸缩!

从整体来说,当香港教育展现给境内外家长的印象就是缩班杀校时,这是一个非常负面的感觉。经历过去几年的社会政治风潮后,无论本地、内地和海外(包括国际学校)学生和家长,都对香港教育的印象大打折扣了,所以才用脚投票,舍弃香港教育。现在如果再进一步推动缩班杀校,而没有其他重振香港教育品牌的措施,等于进一步加大家长学生对香港教育的负面印象,那么可能加快舍弃香港教育。在生源持续不足情况下,是很难保持高质素的教育水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是那一句,为甚么不积极对外推广香港教育,吸收外部生源,重振香港教育品牌呢?香港不做?新加坡和台湾都在做!

邓飞

中学校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