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论政经】实现清新空气要加把劲

2021-07-13 00:00

政府上月底公布《香港清新空气蓝图2035》,订下包括绿色运输、宜居环境及洁净能源等六大行动,目标于二〇三五年前把空气质素提升至可媲美巴黎和东京等国际大城市。有评论指以空气质素仅优于本港约三成的东京及巴黎为目标,未算进取。目标是否宏大,见仁见智,反而更应重视落实目标的执行能力。

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是汽车排放,世界各地的对策是推广排放相对洁净的电动车。政府早在二〇〇九年提出要成为亚洲区内最广泛使用电动车的地区之一,并在二〇一一年提出二〇二〇年将有三成私家车属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但直至去年年底,全港只有约一点八万辆电动车,仅占所有私家车总数的百分之二点七。上述两个目标,前者遥遥无期,后者已经落空。

政策的连贯性和执行力度,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政府早于一九九四年开始豁免电动私家车的首次登记税,一度令电动私家车总数由二〇一三年底的三百一十七辆,升逾二十倍至二〇一六年的六千八百二十九辆。然而,政府在二〇一七年四月起取消了豁免电动私家车全数首次登记税,改为最多减免九点七五万元税项,当月的电动车首次登记数字即跌至零辆,截至同年十月亦只有四十九辆新登记,比二〇一六年同期大跌百分之九十六点八。以税务优惠作为诱因本是良策,但应该贯彻执行,政策才可持续发挥效果。

本港电动车发展滞后的另一原因是充电配套设施不足,争位充电、排队充电时有发生。今年三月政府公布《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目标在二〇二五年前将私人充电设施增至十五万个,方向正确,路线清晰,但最终能否达到理想效果,始终视乎执行力度。例如二〇二〇年十月推出的私人屋苑提升充电设施的资助计画,反应热烈,截至今年五月已收到超过三百七十份申请,涉及逾八点八万个私人停车位。政府应加快相关的审批工作,并协助业主克服技术、电力、财政等问题的挑战,才能有助目标顺利达成。

香港寸金尺土,要开辟大量土地作充电车位不切实际。政府宜多管齐下,善用现有设施加建或改建。例如在现有油站加设快速充电点。另外,除了向车主和业主提供税务优惠和补贴资助外,政府亦可加强与本地业界合作,例如提供充电服务、以至充电器即时资讯及预约服务的供应商,既有助推广电动车普及,亦可促进本土产业发展。

改善空气质素既影响城市的宜居度,亦关系到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透过转型至电动车达至减排已成大势所趋,期望政府能加大力度,与社会各界共建一个空气清新的香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香港,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全球关注的议题。

李民斌

全国政协委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