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消费券首日155万人登记

2021-07-05 00:00

(星岛日报报道)鼓励市民消费购物的五千元电子消费券计画,昨日起开始接受电子登记,市民反应热烈;截至昨午六时,共有约一百五十五万人作电子登记,即占合资格人士的两成。尽管政府表示,首日登记运作大致顺畅,但经由「智方便」网站登记,却出现「大塞车」的情况,等候人数一度多达三十多万人,使用系统沦为「不方便」;反观昨有超过一百三十万名登记人士利用申领去年现金发放计画的资料回答相关保安问题作身分认证,毋须轮候。有资科界人士估计,不少人误按页面,增加网页流量,延长排队情况。

电子消费券的电子登记渠道昨早六时率先开始,只要在七月十七日前,即两星期内完成电子登记,市民都可于八月一日收到第一期消费券的款项。电子登记最主要可分成经「智方便」申请,以及打算不透过或没有「智方便」的一般申请。「智方便」为提供一站式个人化数码服务平台,让用户以智能方式,更方便地利用个人流动电话登入及使用网上服务。

不过,昨早开始接受登记,使用「智方便」登记的页面即出现大塞车。记者下午四时许再经「使用智方便登记」进入排队页面,网页显示有近二十万人同时等候进入登记页。等候近一小时后,系统转入有二维码的页面,着使用有开通及登记「智方便」的手机扫二维码,再导入网站登记消费券。换言之,如果市民不是「智方便」的用户,在网站排队后也只是「白等」,并不会成功登记电子消费券。

本报记者全日不时进入「智方便」网站,发现最少要等半小时,前面「排队」的人士数目都以十万计。记者即使尝试使用「智方便」应用程式登入,也出现「系统繁忙」的字句,吁稍后再试。反观不透过或没有「智方便」的一般申请,则全日流程顺畅,市民毋须等待已可直入网站,输入资料;当局指,昨日有超过一百三十万名登记人士利用申领去年现金发放计画的资料回答相关保安问题作身分认证,过程简便,毋须轮候。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指,计画有两个电子登记做法,有分流之效。对于为何「智方便」登记申领出现大塞车,他估计情况与非「智方便」用家错入页面等候有关,「智方便用家有约五十万,见过(登记页面)最高峰有三十万人排队」,他质疑指不相信同时有三十万名智方便用家等候,甚或可能很多市民根本不知道甚么是「智方便」,但却在网页错拣选使用,误入页面,增加网页流量,延长排队情况。资科办发言人回覆时指,截至昨日,「智方便」一站式个人化数码服务平台有逾五十三万人登记,过去一个月约增加十一万人登记。

方保侨指,网上排队系统与现实中排队一样,形容现时为多人在门外排队,「在于柜位是否消化得及」。他表示,伺服器容量有限,并非无限大,故先用排队方法,以最少资源暂时将等候市民限于外边,待市民完成登记,再逐一放入登记页面,「好过一次过放晒全部市民入去,连整个伺服器都冧埋。」方指,消费券网站昨早一度先以「使用智方便登记」作显示,及后才改为「没有使用智方便」作最上的选项,他认为网站设计使人误按入「使用智方便登记」页面,增加排队网页的流量。以他所见,中午过后网站掉转两个选项的次序,他估计有助减少市民误入页面。

政府发言人解释,透过「智方便」作身分认证,昨日早上因系统极为繁忙而一度出现障碍,情况在下午已开始逐步改善。资科办发言人强调,计画网站运作畅顺,又呼吁市民毋须急于在近日登记,在七月十七日或之前完成的电子登记,均会同步在八月一日收到第一期消费券。政府又不欲影响市民选择,无意在登记期完结前公布有关个别储值支付工具的登记数字。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