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医生草案「上马」 倡增设特别注册委会

2021-05-19 00:00

(星岛日报报道)本港公营医疗体系长期缺乏医生,令专科门诊新症等候时间愈来愈长。政府正式提出修订《医生注册条例》,引入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的注册医生,即海外医生在港执业。法案本周五刊宪,下月二日提交立法会,冀今年底前通过。当局最新建议在医委会下新增特别注册委员会,以制定认可、合资格的医学院名单,数目不多于一百所,最快明年可订出名单。当局强调,这批海外医生仍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有多重保障不觉得比本地培训医生差」,甚至过的关卡比本地培训医生多。

港府早前曾作本港医疗人力推算,计算本港老龄化和医护退休等情况下,以一七年的基准计,三〇年香港缺一千六百名医生,至四〇年则欠近一千九百五十名。过往香港允许英联邦医生免试在港注册执业,但其后取消做法,现时非本地医生要回港行医,只可通过执业试或作有限度注册。

食衞局指,相对于其他地方,香港很少非本地培训医生,发言人说:「现时香港有一万五千名医生,七成七为本地培训,一成五为早年的英联邦医生,其他百分之八为通过执业试的非本地培训医生。」他亦提到,近年考执业试的非本地医生数目少,一度试过得单位数。对比纽西兰、澳洲及英国,这三地的非本地培训医生的数目各达四成二、三成二及近三成。

为解决医生不足问题,当局建议修订《医生注册条例》,设第三个方法,以特别注册引入海外医生。他们须符合四条件:香港永久性居民、在认可医学院取得医学资格,并于当地注册成医生、回港后在公营医疗机构,即医管局、衞生署、港大或中大医学院以特别注册形式担任全职医生,取得专科医生资格后,再工作至少五年、最后他们的表现要称职并令人满意,才可免试成香港注册医生。

食衞局局长陈肇始称,之前曾到海外宣传回港有限度注册,「(港人)海外读医一定有数以百计,海外行医的港人相信一定有数以千计」,难评估多少人回港工作,而当局亦没有定下目标,只期望引入更多医生。陈肇始亦重申做法没有绕过医委会,目前应考执业试及有限度注册的做法会继续。

当局提出的方案经过三个月谘询后终于出炉,惟未见与原方案有多大分别。唯一分别是,当局拟在医委会下设立特别注册委员会,负责制订合资格的医学院名单,与过往指会成为独立委员会的说法不同。陈肇始表示,委员会成员会由十人组成,包括衞生署署长或其代表、医管局行政总裁或其代表、香港医务委员会主席、医专学院主席及本地两所医学院院长,其馀四人则会由特首委任,其中三人会为医委会成员,馀下一人则未有说明是来自甚么界别,委员会主席将由行政长官在上述委员委任。

至于由特首委任的四人会否为前线医生,陈肇始则指,四人无指定的人选或范畴,不过委员会已有不少医学界人物 ,认为加入可表达社会意见的人选会较合适,其中包括医委会的业外委员。她续指,相信制定名单讨论需时,希望可尽快展开工作,期望在一年内完成,希望有少于一百所学校。

不少人担心相关委员会有受到政治压力,被逼选中国内地的院校入围,陈肇始则强调,委员会的决定不会存在政治考量,「政府没有要求需要加甚么地区或国家,会全权由委员会处理。」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在社交网站称此为两全其美的方案,一方面可为本港的医疗系统注入新血,满足市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可吸引在海外升学的本港医疗人才回流。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