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海外专科导师前 食衞局优先考虑本地医生

2021-02-11 00:00

(星岛日报报道)政府早前突然公布修例引入海外医生,惹来医学界争议。政府昨晚与医学界各代表开会讨论相关议题,与会者的医学会司库杨协和表示,食衞主要聆听各代表的意见,认为政府仍未对修例有决定。不过,局方初步亦同意,如未来在海外引入专科医生导师,会先给晋升机会予本地医生做导师。另外,医学会昨午亦连同前医专主席及前医学会会长方津生、香港医学执照学会主席马思特及医学生代表等召开记者会,表明反对修例的立场。

政府昨晚与十多个医学界代表开会讨论相关议题,部分与会者指,会上局方主要聆听各代表的意见,暂未对修例有定案。

与会者的医学会司库杨协和表示,会上不少团体都关注在海外引入专科医生导师,会否变相减少本地医生的晋升机会,「抢了本地医生饭碗」,故食衞初步亦同意,如未来在海外引入专科医生导师,会先给晋升机会予本地医生做导师。

相关修例绕过医委会,方津生昨日发文批评,政府另组委员会审查非本地医学院的名单,绕过医委会做法,践踏医生专业自主,对《基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严重侵犯。

他又表示,单靠增加医生数目并不能有效纾缓公营医疗服务轮候时间的问题,政府必须额外拨款增聘护士、其他专职医疗人员、辅助人员等,并增设病牀、手术室等,又指自己也曾在医学院和一些专科考试中经常不及格,从未责怪考试设定不合标准。

不过,现时的医委会主席刘允怡则认为,医委会属执行机构,并非制定法律,认为市民应明白医委会的角色。他又指,医委会未就相关修例开会讨论,三月才开会商议相关议题。

另一与会者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长马仲仪则指,会上大部分医生均不同意此次修例,自己在会上表达已强硬立场,强调医生执业试是恒之有效的制度,看不到海外医生免试执业方案如何在评核上媲美现有机制。

协会执委冯德焜亦形容,修例打击公院士气,认为现时每年都有五百名新医生,公院现时选择专科训练已有激烈竞争,相信公院人手已慢慢得到缓解,「我们可以自己救自己,为甚么要好像求人施舍,要海外医生过来帮我?」

另外,医学会昨午亦连同香港医学执照学会主席马思特及医学生代表等召开记者会,表明反对修例的立场。医学会会长蔡坚形容现时他们是「肉在砧板上」,又指:「如可以收回这条修例,我可以考多次试及格给他们看。」立法会议员陈沛然指,现时修例是政治决定,「我们想同心抗疫,但要处理政治问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