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理大设模拟病房 翻转康复治疗教学

2019-02-11 00:00

(星岛日报报道)物理治疗师的职责虽与医生、护士有分别,但在临牀实习前同样需要足够的模拟训练。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副教授魏佩菁,因一次探望学生实习时感同身受,决定设计新教学法,研创「模拟医学情景翻转课堂教学法」,将「病房」搬入课堂,缩减理论学习及临牀实习之间的差距,令学生增强应变力和提升自信心。其教学方法早前获「国家级教育成果奖」高等教育组别二等奖。

〇二年大学毕业的魏佩菁,曾从事前线物理治疗师和研究工作,一二年才回到母校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执教鞭。初时,魏佩菁留意到不少学生面临的困难,和她读书时代的经历很相似,「当你去做临牀实习,是真的会很害怕的!」魏佩菁指,心肺科的物理治疗师也分门诊和病房当值,而在病房时须处理紧急和综合性病症,比如留意病人心跳、血氧量等生理性指标和病人反应,与课堂纸上谈兵式的分析案例十分不同。

「那时我去探望学生的临牀实习,学生也有反映这些问题,于是我和系内另外两名老师商量,研究能否引入模拟病房教学。」魏佩菁解释,这个教学方式在准医生和准护士训练并不罕见,但当年全港就只有理大开办物理治疗学,没有参考对象,所以曾进行不少研究,甚至曾赴澳洲考察当地临牀前教学经验。

为更有效地配合医学模拟训练,魏佩菁设计出多种创新教学法,包括加入「翻转教室」元素,作为模拟训练前的准备。「学生先在课前线上预习,研究案例和进行讨论,然后五、六人一组作模拟训练,有的负责检查,有的负责治疗,其馀的在旁观察。」她亦会在旁边的控制室控制「病人」作反应,与学生进行即时互动;事后她又会与学生讨论或观看录影片段,进行回馈指导和检讨,「最重要让他们有机会犯错,知道错在哪里。」

魏佩菁坦言,学生习惯被动、单向地吸收知识,「翻转教室」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加上学生实际在病房时,容易忽略病人反应,只做「套餐」式的检查,多作模拟可让他们学会和病人沟通、根据实际情况改动自己的工作,「这样可缩减理论学习及临牀实习之间的差距。」现时,该系所有三年级生均须修读她任教的模拟训练课。

对于教学法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魏佩菁认为是一份认同,对此深感荣幸,并指目前仍不断改进,加入新元素,冀日后可助国内外其他大学相关学系引进应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