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磡發現有害外來螞蟻新品種 可入侵室內築巢損壞建築物
2019-04-01 15:40
港大生物及生態學家今天公布,在香港發現13個螞蟻新品種,當中有3種為全球獨有。另外,有5種首次在亞洲地區被發現的外來物種,其中一種在紅磡發現的,為美國常見的害蟲「巴塔哥尼亞短蟻」,會入侵各種建築物如醫院、酒店、學校和住屋等。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管納德表示,本港目前已知的螞蟻品種增加至187種,新發現的品種中,有3個為全球首次發現,全為瘤鄂蟻屬(Strumigenys)生活在落葉或土壤中,是體型細小的捕獵者,身長僅2至4毫米,又被稱為「迷你陷阱顎螞蟻」,牠們的口顎能180度張開再高速合上,捕殺細小昆蟲和小型節肢動物。其中一種因只在大嶼山發現,命名為「Strumigenys Lantaui」;另外一種以其毛茸茸的外觀,命名為「Strumigenys hirsuta」,在全港均有分佈;最後一種在新界地區及大嶼山發現,命名「Strumigenys nathistorisoc」。
至於今次研究記錄了5個已在其他亞洲地區被發現及命名,但在香港屬首次發現的原生物種,牠們同為瘤顎蟻屬,其中包括僅在台灣發現過兩隻蟻后的S. Formosa,其在1988年首次被發現後便再無新記錄,研究團隊最近在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發現了一隻「S. Formosa」工蟻,另外四個原生蟻種在東南亞、日本、台灣或中國大陸已有記錄。
其餘5個屬首次在亞洲地區被發現的外來物種,4個是瘤顎蟻屬,另1個是巴塔哥尼亞短蟻,在美國是廣爲人知的害蟲。管納德指出,團隊在去年11月在紅磡發現「巴塔哥尼亞短蟻」。牠們是一種會入侵並損壞建築物的害蟲,甚至會建立巢穴,但對人體健康沒有直接影響。他稱早前已聯絡相關政府部門,希望對方到場檢視巴塔哥尼亞短蟻有否散佈至其他地區,再決定是否需用殺蟲劑滅蟲。
管納德估計,現時害蟲有機會處於早期入侵階段,如成功落地生根,將增加防治害蟲的成本。他又指,已將情況告知相關政府部門,希望他們到埸檢視情況,了解害蟲分佈情況,避免蟻患擴散情況發生。
巴搭哥尼亞短蟻可靠化學殺蟲劑殺滅,但管納德提醒,殺蟲劑使用量增加,亦會影響環境和公眾健康。
管納德又指,香港是僅次於美國佛羅里達洲、全球第二大的外來物種入侵熱點,龐大的飛機流量令昆蟲容易依附在貨物及交通工具上進入本港範圍。建議政府參考外國做法,在航班抵步後先進行滅蟲工作,避免外來物種入侵本港生態環境。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