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痰失敗身亡】家屬質疑「卸膊」批評醫管局難辭其咎 屯門醫院致歉

2018-08-29 21:40

家屬質疑丈夫的氣管造口可能在出事前多日已移位。
家屬質疑丈夫的氣管造口可能在出事前多日已移位。

一名屯門醫院實習護理系學生,早前獨自為病人抽痰,違反醫院指引,期後發現病人造口喉管移位,延至上周六離世。家屬召開記者會,並引述病房護士長指,事發前數天已發現死者的喉管移位,家屬曾質疑為何沒有人跟進,但護士無言以對。家屬又認為,醫管局早前的聲明把責任推給涉事學生,感覺局方管理層「卸膊」,認為屯門醫院及醫管局均難辭其咎,希望事件可引起公眾關注,並促使局方及院方加強監管,避免再有同類慘劇發生。屯門醫院再次向家屬致歉,並稱會檢視臨床實習制度及督導模式。

家屬湯太表示,本月4日事發當天,病房護士長曾向家屬指,數日前已發現死者湯先生的造口喉管移位,湯太比對丈夫事發前數天的自拍照,發現喉管有凸出及移位,她質疑為何沒有人跟進,惟護士長無言以對,她又認為,為何數天內沒有其他醫生及護士發現。

湯太憶述,事發時是她找護士為丈夫抽痰,然後護士委派一名學護前來,故並非學護擅自違反指引,認為醫管局現時把責任全推至學護,形容局方「卸膊」不負責任。醫管局指引稱,學護需在一名護士監督下才可以抽痰。湯太又表示,丈夫自7月23日接受舌癌手術後,康復初期需每15分鐘抽痰一次,之後則45分鐘抽一次。不過留院13日期間,湯太探病時發現抽痰程序,大部份時間由身穿白衫配紅色腰帶的實習學護,單獨為丈夫抽痰,只有1至2次由註冊護士負責。

事發後,湯太跟院方開過2次會。她引述會面時,院方即時向她道歉,但她稱難以接受,認為即使100句道歉也無補於事。家屬希望醫管局整頓情況做好監督,並要求醫管局給予合理答覆。湯太指,跟丈夫相對40載,事發後心如刀割,每天都需服用安眠藥才能與傳媒會面。

前註冊護士、醫療濫權關注小組成員趙寶琴認為,護士不足情況下,醫管局指引顯得相當離地。她指現時每一名學護及正式護士已要照顧十多名病人,若嚴格執行指引,相信會有更多病人因照顧不足而死亡。趙寶琴擔心,今次事件會有醫護感到「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破壞團隊氣氛,批評醫管局沒有按照實際情況制定指引,當發生醫療事故,卻將責任推給前線人員。

屯門醫院再次向家屬致歉,已就開始調查事件,並會全面檢視院方的臨床實習制度及督導模式。屯門醫院表示,會再次提醒所有病房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指引,在適當監督及指導下,才可容許學護或護理系學生護理特別病人。有關個案已轉介死因裁判官跟進。

建立時間:15:27
更新時間:21:40

家屬在兩名立法會議員陪同下召開記者會。
家屬在兩名立法會議員陪同下召開記者會。
家屬在兩名立法會議員陪同下召開記者會。
家屬在兩名立法會議員陪同下召開記者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