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廉署批評氣象局 人力資源及設備管理問題多  

2017-10-19 16:32

去年颱風「妮妲」和今年颱風「天鴿」吹襲澳門後,有市民認為氣象局存在遲報、誤報,甚至懷疑因顧及博彩公司利益而拖延懸掛8號風球,要求澳門廉政公署介入調查。澳門廉署今日公布氣象局颱風預報程序的調查報告,認為氣象局領導負有主要的、不可推卸的責任,並批評氣象局在人力資源及設備設施管理方面出現諸多問題。報告已呈交行政長官崔世安。 澳門廉政公署的調查報告,指氣象局在預測颱風及懸掛風球時,依賴氣象局前局長馮瑞權個人的判斷和決策,事前不商議事後不檢討,欠缺內部會商機制,非辦公時間考慮懸掛3號甚至8號風球時,氣象局領導留在家中依靠電話和網絡遙控決策,考量的標準連局內的工作人員都不清楚,內部人事及設備管理存在諸多問題,認為氣象局領導負有主要的、不可推卸的責任。 報告認為,氣象局颱風預報的決策權高度集中,但程序不規範、標準不透明,存在相當的隨意性。氣象局設備管理方面的問題,如內聯網斷線比較頻繁,期間無法接收氣象數據;又如氣象局2009年購置的X波段氣象雷達,因故障從2013年起便無法使用,須透過和珠海共建的S波段氣象雷達監察天氣狀況;今年年初購置用於監測大氣污染的激光雷達,在安裝之後發現激光源無法啟動,至今尚未修復; 天鴿吹襲期間,氣象局的後備發電機在8月23日中午電力供應中斷後因電池故障無法即時啓動,需要靠不間斷供電系統(UPS)為電腦和伺服器臨時供電,才使到氣象預報工作未受嚴重影響。氣象局在本澳多處地方設置的氣象監察站停電時會因後備電池故障而無法正常運作,水位監察站和潮汐站由於缺乏足夠的防浸設施,當出現暴雨或較強潮水時,儀器或會因此失靈。 報告中建議,氣象局應推動修改《熱帶氣旋情況的指示》,完善有關颱風預測及懸掛風球的法規,建立包括氣象技術人員參與的專門會商機制,訂定懸掛風球期間領導及工作人員的留守值班制度,完善內部的人事及設施管理。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