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16個食物樣本不合格 一半為蛋類產品

2017-09-29 15:02

食環署食安中心公布上月食物安全報告,結果顯示在約13600個完成檢測的食物樣本中,除16個不合格樣本外,其餘樣本全部通過檢測,整體合格率為百分之99.9。 中心發言人表示,中心對約1400個食物樣本作微生物檢測,約4000個樣本進行化學檢測,及餘下約8200個樣本(包括從日本進口食品中抽取的約7800個樣本)作輻射水平檢測。 微生物檢測包括致病原及衞生情況指標,化學檢測則包括除害劑、防腐劑、金屬雜質、染色料及獸藥殘餘等。 檢測樣本包括約3900個蔬菜、水果及其製品樣本;約600個肉類、家禽及其製品樣本;約1600個水產及其製品樣本;約800個奶類、奶類製品及冰凍甜點樣本;約1000個穀類及穀類製品樣本;及約5700個其他類別的食物樣本(包括飲品、烘焙食品及零食等)。 16個不合格樣本分別為八個除害劑氟蟲腈含量超出法例標準的禽蛋及蛋類產品樣本;兩個除害劑殘餘超標的蔬果樣本;兩個大腸菌群含量超出法例上限的冰凍甜點樣本;一個鉻含量超出法例標準的乾蔥樣本;一個汞含量超標的旗魚酥樣本;一個含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乙酯的銀針粉樣本和一個受棒曲霉素污染的瓶裝果汁飲品樣本。 中心已跟進不合格樣本,包括通知涉事商戶有關化驗結果、指令有關商戶停售問題食品和追查問題食物來源。 自《食物內除害劑殘餘規例》(第132CM章)(《規例》)2014年8月1日生效至今年8月31日,中心在進口、批發和零售層面抽取了逾11.71萬個食物樣本進行除害劑檢測,整體不合格率不足百分之0.2。 發言人補充,食物內的除害劑殘餘過量可能是業界沒有遵從優良務農規範,例如在農作物上使用過量除害劑及/或除害劑未有足夠時間分解前便進行收割。《規例》中釐定的食物內除害劑殘餘最高殘餘限量並不是食物安全指標,而是在按照優良務農規範而施用除害劑的情況下,食品中的最高除害劑殘餘水平來制定,因此進食除害劑殘餘超標的食物並不代表一定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棒曲霉素主要污染蘋果及蘋果製品。一般而言,蘋果汁含有微量的棒曲霉素並不會引起急性中毒;但動物測試發現短時間內攝入大量棒曲霉素,會引致急性中毒反應如腸胃充血、擴張、出血和潰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