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批評對法律界造成影響  袁國強指外籍法官有利一國兩制

2017-07-09 09:15

佔領行動衍生的佔中案及七警案都在社會泛起漣漪,有聲音批評佔中案屬政治檢控,七警案又引起外籍法官審判的爭議。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認為,《基本法》容許外籍法官常規化參與香港終審庭的工作,他們可與本地法官互動,帶動法律界及司法界交流,處理案件時提出新思維,亦有利推進一國兩制。他又批評政治檢控的說法不公平,認為對法院判決非理性的批評對法律界的工作造成影響。 (星島日報報道)獲留任新一屆政府的袁國強昨日在電台節目上,談及一國兩制下的司法情況。他指個人重視《基本法》容許外籍法官在終審庭常規化工作,認為有助法律及司法界交流,外籍法官所提出的新思維亦有助一國兩制的推進。雖然做法在國際上並不常見,但他形容這制度是「獨一無二」,對普通法及審判有正面影響,而英聯邦愈來愈多提供香港的案例予執業律師及學生討論,證明做法對終院的判例質素及認受性有好的發展。 提到外籍法官被指不了解本地及一國兩制的情況,甚至在作出判決後被謾罵,袁國強認為應「對事不對人」,強調要重做法對協助審判的好處。他指普通法制度下的裁決結果,必須包括講述法律分析及證據處理的判詞,具透明度,評論要客觀,不可只討論判決結果理想與否,討論司法工作亦不應帶有侮辱性,或針對國籍及私人事件。他又指,判刑輕重不可以主觀意願看,不滿判決亦可循司法程序作出上訴。 至於有關政治檢控的批評,袁國強替檢控部門的公務員同事感不值,重申律政司工作沒有政治考慮,批評有人在法庭上辱罵,對公務員不公平。被問到法官被謾罵或會窒礙他們來港工作,他直言,香港現時一些非理性化的批評對法律界工作有影響。 談及釋法問題,袁國強直言︰「釋法無可否認是具爭議性的問題。」但他認為香港的司法獨立在過去二十年沒有受釋法影響,全球的司法獨立排名仍然很好。他指,司法獨立是《基本法》重要元素,而釋法為《基本法》內的現有制度。他又解釋,一國兩制下,香港及內地的司法、法律制度不同,需要一個連結點處理兩者,「用《基本法》第一百五十九條這方法(釋法)做連結點,有外國法官都話這個連結點的設計相當好」。 袁國強續指,中央「一定有」釋法權力,但社會對中央如何及何時使用這些權力有不同意見表示理解,以法律角度而言,「希望盡量所有法庭、司法工作在香港的體系內處理」。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