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發現抑制腫瘤內蛋白 有效激活抗癌細胞

2017-04-06 14:11

中大發現嶄新抑癌機制!中大醫學院歷經5年研究後,發現全新「免疫療法」。該項研究於小鼠身上進行,結果發現透過抑制腫瘤生長環境內的Smad3蛋白,能有效激活體內俗稱「第一道免疫防線」的天然抗癌細胞(NK 細胞)10倍,大大增強殺癌能力。中大研究團隊指,下一步會優化Smad3抑制劑,令其變得水溶性,以便進行人體臨床研究,亦在中醫藥發展相關提升免疫力的方向,料相關新藥最快十年後應市。 癌症是本港頭號殺手,癌症病人普遍會透過電療或化療殺癌,惟同時會殺死正常細胞。其後醫學界的治癌方法,更演變成標靶治療,甚至透過增強免疫力去抗癌的「免疫療法」。 有鑑於近年科學家開始著眼研究有利癌細胞生長的「腫瘤微環境」,冀透過破壞相關生長環境,而達殺癌效果,中大醫學院亦因此將是次研究範圍集中於「腫瘤微環境」,並發現腫瘤內的Smad3蛋白,對促進腫瘤生長的TGF-β1蛋白擔當重要的調控角色。 有見及此,研究團隊在患肺癌及黑色素瘤的小鼠上進行研究,包括移除小鼠身上的Smad3蛋白,和在小鼠身上使用Smad3抑制劑。結果發現,移除Smad3蛋白的患癌小鼠,腫瘤生長速度減慢外,亦沒有發現擴散至其他器官。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研究員鄧銘權說,存活率達百分之一百,「一隻老鼠都無死到。」 研究亦發現抑制腫瘤內的Smad3後,體俗稱「第一道免疫防線」的天然抗癌細胞(NK 細胞)增加10倍,肺腫瘤重量更少於0.2 克,遠低於沒有接受任何治療的患癌鼠(對照組)的1.2克;最易擴散至其他器官的黑色素瘤重量,則少於1.5克,較對照組的約5克少。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主任杜家輝直言,現時已有部份免疫療法在港註冊,惟只對20-30%的癌症病人有效,而理論上來說,是次嶄新的「免疫療法」能對所有癌細胞起作用。鄧銘權補充說,其他免疫療法針對癌細胞,就好像斬樹般,但樹被斬後仍會再生;而是次研究則猶如集中在種樹的泥土,透過改變環境,抑制癌細胞。 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研究)藍輝耀說,Smad3在人體任何一個細胞都有,能助調節免疫反應。Smad3抑制劑暫無發現有副作用,不但可治癌,更可治療其他疾病,包括抗衰老,現已在中醫藥方面發展,冀能盡早進行臨床實驗,令病人受惠。研究團隊下一步會優化Smad3抑制劑,令其變得水溶性,以便進行人體臨床研究,料相關新藥最快十年後應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