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課程推行踏入第7年,選修科退修潮持續,甚至個別類別科目被邊緣化,內容繁重的文史學科更首當其衝,據教育局最新數字,近年文學、中史等退修率拾級而上,兩者累計兩年均高達3成人退修。有校長及教師表示,文史科課程規劃失衡,加上社會重理商輕文史,科技教育是大勢所趨,學生棄選文科乃常態。
觀乎歷屆退修情況,文史學科以英國文學退修率最高,上學年近4成人退修,退修率排行第三,僅次於倫理與宗教及新興科目;中國文學科退修亦見嚴峻,上屆累計兩年近千人退修,退修人數高達3成,上屆退修率更較首屆增近一倍;備受關注的中國歷史科,累計兩年流失近2400人,退修人數近3成。
新高中文史科課程冗長、課時不足等問題一直為人詬病,資深中史老師李維儉指,以中史科為例,以往會考及高考課程層層遞進,但新高中課程內容普遍較艱深,「學生需要處理多個朝代更迭、政治興衰,乃至交通史、思想史等,讀來十分吃力,自然望而生畏。」而且「摘星」不易,「要有正反立論,適切引經據典,見解亦要獨到,需要時間浸淫。」
就讀中文大學歷史系一年級的梁文輝是上屆文憑試考生,高中有選修中史及文學科,他稱不少同學均以短暫記憶應付考試,「文學科要處理的篇章接近30篇,中史課程更為冗長,制度史、政治演變等內容均令人覺得『離地』,同學每次測驗、考試都要從頭再背,十分費時費力。」退修潮持續,文憑試文史選修科報考人數一直低迷,上學年中國文學科報考人數僅2000人,流失近四分一考生;中史科有6300人報考,人數雖較過往3年輕微回升,惟報考比率僅得一成。
退休校長雷其昌稱,學生寧選傳統理科是人之常情,「興趣歸興趣,出路歸出路,學生看不到職業前路也是徒然。」
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校長鄭德富則持樂觀態度,不憂慮文史成為夕陽科目,他指該校同時鼓勵學生「修史」,今屆報讀中史科學生比率較去年增近一半,可見學生對歷史興趣不減。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