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87%工廈劏房戶曾經中暑 濕熱無風「焗桑拿」 體感溫度最高達42.8°C
2024-08-11 14:54
天文台上月共有21日發出酷熱天氣警告,葵涌劏房街坊會、低碳想創坊就7月份暑熱天氣,對葵青區不適切居所住戶進行溫度調查。今日(11日)公布「2024夏日不適切居所熱辣辣溫度調查」結果,發現各類型居所平均體感溫度介乎34.37°C至37.56°C,均處於「極端警戒級別」,高達85.7%工廈劏房住戶曾出現中暑徵狀。
調查於7月2日至25日於葵涌區進行,針對不同類型的不適切居所,包括一般劏房、天台屋、平台劏房、工廈劏房、閣樓劏房,以及過渡性房屋,合共30個住戶單位參與。調查期間,天文台錄得平均室外溫度為30.2度,與此同時,各類型居所之室內平均溫度介乎28.94°C至31.53°C、最高溫度介乎32.2°C至36.4°C之間。
當將溫度、濕度和風速計算在內,評估居所的熱壓力,各居所平均體感溫度介乎34.37°C至37.56°C之間,全部處於「極端警戒級別」,即可能使人出現痙攣、暈眩和噁心等症狀。而極端天氣下最惡劣情況的天台、平台、和閣樓劏房錄得的最高體感溫度達42.8°C,已屬於「危險級別」,可能出現嚴重中暑徵狀,或會有意識混亂、抽搐、不省人事、器官受損甚至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甚至精神病等長期病患者,在極端高溫下出現併發症的機會亦會增加。
可致意識混亂抽搐
調查機構稱,單憑天文台室外溫度參考,並不足以評估酷熱環境下的實際熱壓力,以致不適切居所面對的嚴峻中暑危機或容易被忽略。調查亦以問卷形式訪問住戶於居所內出現不適的情況,包括氣喘、口乾、小便減少、頭痛、頭暈及作嘔、大量出汗及抽筋、以及體溫過高的次數,上述均屬中暑時會出現的徵狀。
結果顯示,所有居所類型的住戶都曾於居所因酷熱而感到不適。按居所類型,住戶出現不適症狀比率最高的為工廈劏房,高達85.7%住戶曾感以上不適徵狀;其次為一般劏房(71.4%)及天台/平台戶 (54.6%)。不適比率最低的房屋類型為社會房屋,為42.9%。
調查機構倡議「解決劏房問題工作小組」訂立合適的「住屋標準」,保障住戶生活質素。亦建議政府提供酷熱天氣津貼、改善家居津貼,以及檢討改善「中電燃料費資助計劃」,舒緩劏房住戶面對酷熱天氣的經濟壓力,並使他們能夠添置節能電器。
期盼政府提供電費津貼
工廈住戶Lucy與孩子同住200呎劏房,她自嘲道「屋企可以焗桑拿」,即使是下午5時,室內溫度亦達30°C以上。她表示,現時每月電費數百元,價錢昂貴,開冷氣要「慳住嚟開」,更因此出現生熱痱的徵狀,唯有減少在家逗留,覺得「頂唔順」就去其他地方消暑。期望政府能夠讓她早日脫離劏房,或提供水電津貼緩燃眉之急。
天台住戶陳小姐表示,居所位處西斜,即使有窗通風亦無補於事,下午5時溫度仍高達32°C。在家唯有開兩把風扇,「沖多幾次涼」消暑。由於電費昂貴,她在氣溫超過30°C時才會開冷氣,亦經常因暑熱而感到頭暈、口乾。
76歲的天台住戶莫先生稱,自己年紀大,不方便經常外出到商場消暑,「費事周圍去,發生意外,增加政府負擔」,唯有逗留在家開冷氣。早前使用240度電已需要交480元電費,比上年同期電費增加多100元。他表示,現時只能減少不必要消費以繳交電費,「鍾意啲咩都唔好買住」。
社會房屋住戶阿成曾居住劏房,他認為天氣熱時居住劏房難以忍受,「飲水、沖涼都搞唔掂,分分鐘中暑」。亦曾經歷一個月過千元水電費的情況,稱是「房東亂收費,投訴佢就無得住,但唔開冷氣根本無辦法喺屋企逗留」,加上單位內通風設備差,空氣混濁,故會感「頭暈身㷫」。但搬去社會房屋後,他表示「有空曠地方、有窗、有門可以通風,空氣清新,個人舒服好多,病都少咗」,雖然室內溫度相近,但體驗卻相差甚遠。
記者 李麗蕊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