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餐飲從業員平均45歲 被詬病不及內地「青春活力」 黃家和︰福利欠佳 缺誘因吸人

2024-06-05 06:00

港餐飲從業員平均45歲 被詬病不及內地「青春活力」 黃家和︰福利欠佳 缺誘因吸人
港餐飲從業員平均45歲 被詬病不及內地「青春活力」 黃家和︰福利欠佳 缺誘因吸人

香港經濟活動逐步復常,不少企業都紛紛增聘人手,惟有部份行業越來越難招聘,尤其請不到年輕人,使員工老齡化越見明顯,反觀內地年輕人普遍都會進入服務業工作。近日有網民於社交平台群組發帖,指香港大部份服務業「都係阿姐阿叔做」,深思背後原因到底是人口老化問題還是節省成本退而求其次?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反駁,中年人工作經驗豐富,且較年輕人穩定,不應被貶低。

近日有網民於社交平台群組發帖,指香港大部份服務業「都係阿姐阿叔做」
近日有網民於社交平台群組發帖,指香港大部份服務業「都係阿姐阿叔做」

一名網民在社交平台群組「全港店舖消息(開張/執笠)關注組」發文,稱「香港大部份商鋪,都係阿姐阿叔做,缺乏青春活力,係人口老化問題,係節省成本退而求其次?」帖文引來大批網民熱議,有不少網民認為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受移民潮影響,就算有新增人口也無法抵銷衝擊,「移民人口幾乎集中年青人口,要好多十年先回復得返」、「移民都預咗一堆走啦」、「年青人在香港無前途,工資低,時間長,假期少」。

有人就指出,香港服務行業的人工福利待遇不夠吸引,亦不算得上是體面,加上現今年輕人選擇多,更不願從事工時長的工作,自然要靠中老年人補上,「後生大把搵錢方法,點解要做?」、「要受氣嘅工種又唔係人工特別吸引,憑乜要普通人接受呢啲待遇呢?」、「出幾錢請人呀? 依家新一代都有返咁上下學歷,唔會睇得上人工低工時長既工種」、「後生又醒目都同你爭侍應位嘅時候,經濟應該差到無朋友」、「多少年沒有見過20零歲的茶樓夥計?年輕人也不願意做零售」。

另外,有網民表示是與企業背景及文化相關,「你去壽司郎睇吓,全部後生仔女」、「會唔會係你去開都係阿叔阿嬸先去嘅舖頭咋?我見好多後生仔女喎」、「東京大部份商鋪,都係後生仔女做!應該係文化嘅問題!」、「唔及內地咁青春活力!」。

不過有部份網民反駁請中年人是「節省成本退而求其次」的言論,認為態度比年齡重要
不過有部份網民反駁請中年人是「節省成本退而求其次」的言論,認為態度比年齡重要
香港與全球多個國家都正面對人口老化的情況,本港服務業從業員亦出現老齡化現象
香港與全球多個國家都正面對人口老化的情況,本港服務業從業員亦出現老齡化現象
香港與全球多個國家都正面對人口老化的情況,本港服務業從業員亦出現老齡化現象
香港與全球多個國家都正面對人口老化的情況,本港服務業從業員亦出現老齡化現象
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24年第1季「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中,40歲及以上組別的就業人士數目遠多於其他年齡層
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24年第1季「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中,40歲及以上組別的就業人士數目遠多於其他年齡層
內地中年人求職非常不易,35歲的年齡更已成為詛咒
內地中年人求職非常不易,35歲的年齡更已成為詛咒

不過有部份網民反駁請中年人是「節省成本退而求其次」的言論,認為態度比年齡重要,「老都可以有活力」、「阿姐阿叔做有咩野問題,就算係黃金買Keyboard,都係阿姐招呼我,佢講解得好好呀,又唔hardsell,又好清楚自己有咩貨,結果我同佢買左個咩野年紀都唔係問題,最緊要服務態度好同幫到手」、「你都會老㗎!你老咗比人話你缺乏青春活力係咩感受啊」。

香港與全球多個國家都正面對人口老化的情況,因此鼓勵中高齡人士繼續就業,使中高齡勞動人口參與率快速上升,本港服務業從業員亦出現老齡化現象。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24年第1季「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中,40歲及以上組別的就業人士數目遠多於其他年齡層,達到32.67萬人;「25至39歲」為15.62萬人,至於「15至24歲」只有4.05萬人。

目前香港沒有法定退休年齡,任何有意繼續就業勞動的人,只要能夠獲得僱主聘用,按理來說可以一直工作下去。據政府統計處在2021年進行的人口普查,本港的65歲或以上人口約為145萬人,當中屬勞動人口者有21萬人,工作人口則有20萬人,接近每七名長者中就有一人「退而不休」。

去年10月,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政府將在今年第三季推出「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為期3年,對象為連續3個月或以上沒有從事任何獲酬工作的40歲或以上中高齡人士。若他們連續完成6個月工作,可獲發放最高1萬元津貼,而連續完成12個月工作則再多1萬元津貼,以加大他們重投工作的誘因,可惠及6,000人。

港人北上時,留意到內地很多商舖如食肆,前線工作人員大多都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
港人北上時,留意到內地很多商舖如食肆,前線工作人員大多都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

35歲成內地職場「生死線」

港人北上時,留意到內地很多商舖如食肆,前線工作人員大多都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而造成這種現象與內地勞動市場僧多粥少,以及就業形勢越發嚴峻有關。由於年輕人找不到合適工作,不得不選擇需要體力勞動的藍領工作,包括送外賣或去餐廳當服務員等。

反觀內地中年人求職非常不易,35歲的年齡更已成為詛咒,許多企業招聘時,列明應聘者年齡不得超過35歲。一開始,「35歲詛咒」針對的是35歲以上員工更容易遭到大型科技公司解僱的情況,但現時這個現象已越來越普遍,各行各業的招聘年齡正在進一步年輕化,導致35歲以上人士再就業也非常困難。

據中國求職平台「前程無憂」去年發佈報告,多數企業把招聘崗位門檻限定在35歲,而要求10年以上工作經驗、即更適合35歲以上人群的職位,不到市場總需求的一成半。相較之下,1至3年、3至5年工作經驗要求的招聘崗位量佔比超過六成。報告說,在當前複雜的就業競爭環境下,35歲已儼然成為職場的生死線。

内地社交平台微博上,一名浙江用戶就曾發佈了一張超市招聘兩名收銀員和一名計量員的廣告圖片,並配文「30歲以上連超市都不要了」,引發熱議。圖片信息顯示,該超市招聘18至30歲收銀員,月休3天,每天工作9小時、工資面議。

內媒《財新周刊》報道,35歲以上員工往往是薪酬不低的中層管理人員,卻在常態化運營體系中和年輕員工相比已無明顯優勢,最容易被裁員。此外,內地許多公營部門,都將公務員考試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又如深圳、杭州和成都的人才落戶政策,都要求申請人在35周歲以內,使他們再就業的機會渺茫。

港餐飲業從業員年齡平均45歲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向《星島頭條》表示,香港餐飲業從業員老齡化是過去10年間的現象。目前全港有1.8萬間食肆,平均從業員年齡為45歲。

對於網民指服務業聘請中年人是「節省成本退而求其次」,黃家和並不認同。他指,中年人工作經驗較豐富,而且較年輕人穩定,不應被貶低。同時,受限於租金及人工等客觀因素,本地中小型食肆經營不易,再加上未能如大集團及連鎖食肆般提供較好工作環境及福利,對年輕人而言缺乏加入誘因,招聘困難情況更見明顯。然而,食肆面對人手不足的同時,不少年齡較大、學歷低及缺乏技能的人士亦需要工作維持生計,正好兩者可以各取所需。

政府去年9月推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涉及26個行業,包括餐飲業較難聘請的侍應生,共有2萬名額。黃家和認為計劃可以補充年齡較小的新力軍,將有助改善年輕人對行業的印象。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