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餐饮从业员平均45岁 被诟病不及内地「青春活力」 黄家和︰福利欠佳 缺诱因吸人

2024-06-05 06:00

港餐饮从业员平均45岁 被诟病不及内地「青春活力」 黄家和︰福利欠佳 缺诱因吸人
港餐饮从业员平均45岁 被诟病不及内地「青春活力」 黄家和︰福利欠佳 缺诱因吸人

香港经济活动逐步复常,不少企业都纷纷增聘人手,惟有部份行业越来越难招聘,尤其请不到年轻人,使员工老龄化越见明显,反观内地年轻人普遍都会进入服务业工作。近日有网民于社交平台群组发帖,指香港大部份服务业「都系阿姐阿叔做」,深思背后原因到底是人口老化问题还是节省成本退而求其次?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反驳,中年人工作经验丰富,且较年轻人稳定,不应被贬低。

近日有网民于社交平台群组发帖,指香港大部份服务业「都系阿姐阿叔做」
近日有网民于社交平台群组发帖,指香港大部份服务业「都系阿姐阿叔做」

一名网民在社交平台群组「全港店铺消息(开张/执笠)关注组」发文,称「香港大部份商铺,都系阿姐阿叔做,缺乏青春活力,系人口老化问题,系节省成本退而求其次?」帖文引来大批网民热议,有不少网民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受移民潮影响,就算有新增人口也无法抵销冲击,「移民人口几乎集中年青人口,要好多十年先回复得返」、「移民都预咗一堆走啦」、「年青人在香港无前途,工资低,时间长,假期少」。

有人就指出,香港服务行业的人工福利待遇不够吸引,亦不算得上是体面,加上现今年轻人选择多,更不愿从事工时长的工作,自然要靠中老年人补上,「后生大把搵钱方法,点解要做?」、「要受气嘅工种又唔系人工特别吸引,凭乜要普通人接受呢啲待遇呢?」、「出几钱请人呀? 依家新一代都有返咁上下学历,唔会睇得上人工低工时长既工种」、「后生又醒目都同你争侍应位嘅时候,经济应该差到无朋友」、「多少年没有见过20零岁的茶楼夥计?年轻人也不愿意做零售」。

另外,有网民表示是与企业背景及文化相关,「你去寿司郎睇吓,全部后生仔女」、「会唔会系你去开都系阿叔阿婶先去嘅铺头咋?我见好多后生仔女喎」、「东京大部份商铺,都系后生仔女做!应该系文化嘅问题!」、「唔及内地咁青春活力!」。

不过有部份网民反驳请中年人是「节省成本退而求其次」的言论,认为态度比年龄重要
不过有部份网民反驳请中年人是「节省成本退而求其次」的言论,认为态度比年龄重要
香港与全球多个国家都正面对人口老化的情况,本港服务业从业员亦出现老龄化现象
香港与全球多个国家都正面对人口老化的情况,本港服务业从业员亦出现老龄化现象
香港与全球多个国家都正面对人口老化的情况,本港服务业从业员亦出现老龄化现象
香港与全球多个国家都正面对人口老化的情况,本港服务业从业员亦出现老龄化现象
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2024年第1季「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行业中,40岁及以上组别的就业人士数目远多于其他年龄层
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2024年第1季「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行业中,40岁及以上组别的就业人士数目远多于其他年龄层
内地中年人求职非常不易,35岁的年龄更已成为诅咒
内地中年人求职非常不易,35岁的年龄更已成为诅咒

不过有部份网民反驳请中年人是「节省成本退而求其次」的言论,认为态度比年龄重要,「老都可以有活力」、「阿姐阿叔做有咩野问题,就算系黄金买Keyboard,都系阿姐招呼我,佢讲解得好好呀,又唔hardsell,又好清楚自己有咩货,结果我同佢买左个咩野年纪都唔系问题,最紧要服务态度好同帮到手」、「你都会老㗎!你老咗比人话你缺乏青春活力系咩感受啊」。

香港与全球多个国家都正面对人口老化的情况,因此鼓励中高龄人士继续就业,使中高龄劳动人口参与率快速上升,本港服务业从业员亦出现老龄化现象。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2024年第1季「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行业中,40岁及以上组别的就业人士数目远多于其他年龄层,达到32.67万人;「25至39岁」为15.62万人,至于「15至24岁」只有4.05万人。

目前香港没有法定退休年龄,任何有意继续就业劳动的人,只要能够获得雇主聘用,按理来说可以一直工作下去。据政府统计处在2021年进行的人口普查,本港的65岁或以上人口约为145万人,当中属劳动人口者有21万人,工作人口则有20万人,接近每七名长者中就有一人「退而不休」。

去年10月,特首李家超在《施政报告》提出,政府将在今年第三季推出「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为期3年,对象为连续3个月或以上没有从事任何获酬工作的40岁或以上中高龄人士。若他们连续完成6个月工作,可获发放最高1万元津贴,而连续完成12个月工作则再多1万元津贴,以加大他们重投工作的诱因,可惠及6,000人。

港人北上时,留意到内地很多商铺如食肆,前线工作人员大多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
港人北上时,留意到内地很多商铺如食肆,前线工作人员大多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

35岁成内地职场「生死线」

港人北上时,留意到内地很多商铺如食肆,前线工作人员大多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而造成这种现象与内地劳动市场僧多粥少,以及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有关。由于年轻人找不到合适工作,不得不选择需要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作,包括送外卖或去餐厅当服务员等。

反观内地中年人求职非常不易,35岁的年龄更已成为诅咒,许多企业招聘时,列明应聘者年龄不得超过35岁。一开始,「35岁诅咒」针对的是35岁以上员工更容易遭到大型科技公司解雇的情况,但现时这个现象已越来越普遍,各行各业的招聘年龄正在进一步年轻化,导致35岁以上人士再就业也非常困难。

据中国求职平台「前程无忧」去年发布报告,多数企业把招聘岗位门槛限定在35岁,而要求10年以上工作经验、即更适合35岁以上人群的职位,不到市场总需求的一成半。相较之下,1至3年、3至5年工作经验要求的招聘岗位量占比超过六成。报告说,在当前复杂的就业竞争环境下,35岁已俨然成为职场的生死线。

内地社交平台微博上,一名浙江用户就曾发布了一张超市招聘两名收银员和一名计量员的广告图片,并配文「30岁以上连超市都不要了」,引发热议。图片信息显示,该超市招聘18至30岁收银员,月休3天,每天工作9小时、工资面议。

内媒《财新周刊》报道,35岁以上员工往往是薪酬不低的中层管理人员,却在常态化运营体系中和年轻员工相比已无明显优势,最容易被裁员。此外,内地许多公营部门,都将公务员考试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又如深圳、杭州和成都的人才落户政策,都要求申请人在35周岁以内,使他们再就业的机会渺茫。

港餐饮业从业员年龄平均45岁

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向《星岛头条》表示,香港餐饮业从业员老龄化是过去10年间的现象。目前全港有1.8万间食肆,平均从业员年龄为45岁。

对于网民指服务业聘请中年人是「节省成本退而求其次」,黄家和并不认同。他指,中年人工作经验较丰富,而且较年轻人稳定,不应被贬低。同时,受限于租金及人工等客观因素,本地中小型食肆经营不易,再加上未能如大集团及连锁食肆般提供较好工作环境及福利,对年轻人而言缺乏加入诱因,招聘困难情况更见明显。然而,食肆面对人手不足的同时,不少年龄较大、学历低及缺乏技能的人士亦需要工作维持生计,正好两者可以各取所需。

政府去年9月推出补充劳工优化计划,涉及26个行业,包括餐饮业较难聘请的侍应生,共有2万名额。黄家和认为计划可以补充年龄较小的新力军,将有助改善年轻人对行业的印象。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