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條立法︱曾鈺成:「煽動意圖」條文中文版有改進空間 危害國安定義或需再釐清

2024-03-12 09:11

曾鈺成於報章撰文指《基本法》23條立法的草案中「煽動意圖」條文的中文版有改進空間。資料圖片
曾鈺成於報章撰文指《基本法》23條立法的草案中「煽動意圖」條文的中文版有改進空間。資料圖片

立法會法案委員會正連日開會,審議《基本法》23條立法草案。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在報章撰文認為,《基本法》23條立法的草案中,在解釋草案時,英文版意思更清楚,中文版仍有改進空間。

立法會法案委員會正連日開會,審議《基本法》23條立法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法案委員會正連日開會,審議《基本法》23條立法草案。資料圖片
政府上周向立法會提交《基本法》23條草案。資料圖片
政府上周向立法會提交《基本法》23條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法案委員會正連日開會,審議《基本法》23條立法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法案委員會正連日開會,審議《基本法》23條立法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法案委員會正連日開會,審議《基本法》23條立法草案。資料圖片
立法會法案委員會正連日開會,審議《基本法》23條立法草案。資料圖片
政府上周向立法會提交《基本法》23條草案。資料圖片
政府上周向立法會提交《基本法》23條草案。資料圖片
曾鈺成認為只要跟「境外勢力」合作做正當合法的事,便不會構成罪行。資料圖片
曾鈺成認為只要跟「境外勢力」合作做正當合法的事,便不會構成罪行。資料圖片

「危害國安」定義或需進一步釐清

曾鈺成指,政府提出「煽動意圖」涵蓋「意圖引起香港特區居民間或中國不同地區居民間的憎恨或敵意」,認為相關表述令人覺得個別人或族群間爭吵,若相互引起敵意,便構成危害國安。政府向立法會解釋時,強調針對的並非個人和個人之間的憎恨或敵意;而解釋草案時,英文版意思更清楚,他認為把立法原意準確表達,中文版則仍有改進空間。

至於國家秘密相關罪行中,就「國家安全」採用內地國安法定義,當中使用「人民福祉」和「重大利益」等字眼。曾鈺成認為若以普通法草擬條文,則需要「釋義」,但本港法律不宜為全國法律用語釋義;如法庭審理案件時要解釋定義,或需涉及特別程序。

他又指出,「危害國安罪行」的定義採用「枚舉法」,即列出本港法律所界定危害國安的罪行,以及23條草案與國家秘密相關罪行,惟認為定義對評估披露某項資料會否危害國安的幫助不大,或要進一步釐清。

草案就「境外勢力」定義新增「國際組織」,曾鈺成表示,留意到坊間質疑「境外勢力」定義範圍劃得太寬,予人「生人勿近」之感。但他認為,非所有「境外勢力」都是「魔鬼」,只要跟「境外勢力」合作做正當合法的事,便不會構成罪行。

---

《星島申訴王》一周年生日送大禮,正舉行問卷調查,參加者有機會獲得足金串飾、Rasonic 電飯煲、英皇電影禮券及一田超市現金券,點擊答問題贏大獎:https://bit.ly/3P4s70j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