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來港內地碩士生喪命 專家料至少1成內地生受情緒困擾 倡大學加強支援網絡

2023-12-28 10:53

有轉家認為大學對情緒健康的支援較中小學薄弱。
有轉家認為大學對情緒健康的支援較中小學薄弱。

22歲來港內地碩士生懷疑參與派對後死亡,疑透過「男同志聊天、見面和約會」交友程式Grindr交友而「遇人不淑」,引起外界關注內地生離鄉別井來港讀書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包括適應、交友、文化差異以及情緒健康等。

相關新聞:上水22歲內地來港碩士生伏屍街頭 疑涉毒品派對 警拘3人涉誤殺及非法處理屍體

其中一名疑犯帶到粉嶺圍村屋單位重組案情。梁國峰攝
其中一名疑犯帶到粉嶺圍村屋單位重組案情。梁國峰攝
其中一名疑犯帶到粉嶺圍村屋單位重組案情。梁國峰攝
其中一名疑犯帶到粉嶺圍村屋單位重組案情。梁國峰攝
大埔區助理指揮官(刑事)鍾志強警司(圖中)講述案情。
大埔區助理指揮官(刑事)鍾志強警司(圖中)講述案情。
當日發現死者伏屍的空地位置。梁國峰攝
當日發現死者伏屍的空地位置。梁國峰攝
粉嶺圍發生誤殺兇案。梁國峰攝
粉嶺圍發生誤殺兇案。梁國峰攝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資料圖片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資料圖片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右一)。資料圖片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右一)。資料圖片
香港情緒健康學會創會會長、精神科專科醫生林美玲。資料圖片
香港情緒健康學會創會會長、精神科專科醫生林美玲。資料圖片

香港情緒健康學會創會會長、精神科專科醫生林美玲接受《星島》訪問時指出,大學對情緒健康的支援較中小學薄弱;學生的上課地點、同學時常不同,令旁人難以察覺有異;不少內地生背負着家人的殷切期望來港求學;也有人因文化差異或語言障礙而影響情緒等。部分人或因不懂抒發壓力,以毒品「短暫逃離現實世界」,最終造成惡成循環。她表示,內地生在港的情緒問題值得關注,建議大學加強支援網絡。

建議大學加強支援網絡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表示,會接收大學診所轉介的精神科病人,估計至少有一成內地生受情緒困擾,當中不少源自學習模式轉變、思鄉、語言、社交等問題。由於兩地醫療制度不同,部分內地生透過朋輩介紹才懂求醫。他建議校方可針對港漂安排定期聚會,形成social support(社會支持)。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指,內地生離家到陌生地方求學,遇上節日、學校假期可能特別覺得寂寞,需要找朋友一起過節,加上碩士生的年齡、背景等差異較大,較難與同學交朋友,令碩士生較學士生更難適應新環境。對一般內地生而言,香港的文化差異已較少,比留學英美較易適應,且香港的大學內地生比例不低,有不同交友渠道,可互相分享生活資訊,相信不難適應;但個別學生或因性格、社交環境等出現不同情況,有機會造成衝擊。

記者 何嘉敏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